真想死了算了!
2010-06-15

荳芽 蝴蝶 Carol.淡水

 


這個標題有點嚇人,是吧?有的時候我們遇見很大的難關或者挫敗時,心灰意冷之下,既是怨天不公平也是怪自己無能為力時,會忿恨難平的這樣發洩──真想死了算了!

 

這句話在我看來很嚴重(當然我知道現在也有很多大人拿來當口頭禪了),這一兩年,我卻時常從荳芽口中聽到她轉述她身邊的同學每天每天都在說這句話,一個個七八歲的孩子動不動就是真想死了算了,到底我們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

 

我每天和荳芽聊她在學校發生的事,有一次她對我說:「媽媽,我的同學某某某今天問我說,『ㄟ⋯⋯妳會不會覺得日子過得很無聊?我們星期一也是上同樣的課、然後再去安親班,回家做同樣的事;星期二也是上同樣的課、然後再去安親班,回家又做同樣的事;星期三也是、星期四也是⋯⋯每天每天都很無聊,真想早點死了算了⋯⋯』媽媽,妳覺得呢?」

 

我反問荳芽:「妳同學這樣跟妳說的時候,妳怎麼回答她的?」

 

荳芽說:「我跟她說,『可是妳爸爸媽媽不是也會偶爾帶妳出去玩一玩、走一走嗎?有的時候大家也會一起出去吃個飯呀、看個電影或者是散個步的,這樣就會讓生活有點不一樣了呀。如果死了,就看不到爸爸媽媽,也沒辦法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很多事、聊很多話、吃好吃的東西了;我妹妹雖然有時候也滿討厭的,但是我也不想看不到她,我才不想死呢!」

 

荳芽說的那些「偶爾做的事」正是一個人自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稍稍獲得舒解、調和機會的時候。如果沒有了這些規律生活外的活動,日復一日的只是上課、再上安親班、被父母要求功課,很多孩子即使不把「死了算了」掛在嘴邊,大概也時不時的說「好無聊喔」。很多孩子真是無聊到想死!

 

既要上學又要上安親班、才藝班的孩子,看似過得很忙,實則忙的只是身體,精神卻很空虛,因為他們每天不斷重複做的是進不到自己心裡面去的無意義動作。沒了感受、缺乏感動的孩子,所能被刺激的只剩下肢體感觀了,於是,任何去除了炫鬧聲光色彩的事物都很難引起這類孩子的注意力了。

 

我看到現在很多親子書都在教父母如何訓練孩子專注力,專注力需要做什麼訓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我一直被逼著做我不喜歡的事、做起來無意義的事、每天做重複的事,我大概就很難專心,因為我會一直想逃。我相信不擅掩飾的孩子也是如此,而且,他們會把想逃的意念明明白白的表現出來,成為父母眼中的坐不住、沒定性、不專心。

 

要孩子專心,外來的訓練方法都是一時的,唯有根本的理解孩子的學習本質、引導他找到學習的方法、體會學習的樂趣及成就感,專注力自然就出現了。

 

無聊到想死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沒興趣。一朵雲、算什麼;一株樹、算什麼;死了一隻狗、又算什麼;死了一個人,當然也不算什麼。

 

星期假日,我和Kevin最常做的事是帶荳芽和蝴蝶出去走走。大人辛苦工作了一星期,我每天面對電腦和書,Kevin天天盯著鏡頭,看得兩眼昏花;孩子們也經過了一星期規律的學習生活,大家都需要放鬆下來休息。而我認為最好的休息就是親近大自然。

 

刊頭那一張照片是我們一家到淡水騎腳踏車,途中經過一個行動咖啡車,我們買了咖啡和果汁,隨性的坐在河岸邊發呆、吹風。那天,我們呆坐了好一會兒,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蝴蝶被陣陣涼風吹拂得太舒適了,竟然打起瞌睡⋯⋯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荳芽帶了一個同學回家玩,她們坐在庭院的搖椅上閒閒的搖晃著、吹風,另一個孩子一直不斷的問荳芽:「我們要玩什麼?就坐在這邊很無聊ㄋㄟ,妳到底要玩什麼⋯⋯」

 

荳芽的回答是:「我們現在不是已經在玩了嗎?」

 

一陣涼風、一片落葉,都是感動。只是唸死書、寫評量的孩子,只有勞累身體,內心甚少體會感動的美好,這世間自然少有值得留戀、努力的人事物。當一個孩子可以體會到和爸爸媽媽靜靜的坐在一起、吹風或看海或發呆是多麼美好的生命經歷時,他也就學會了珍視自己及生命中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