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書系介紹 > 親子生活教養系列 > 爸爸一天10分鐘就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好【已絕版】
爸爸一天10分鐘就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好【已絕版】
아빠 하루 10분이 아이의 공부머리를 깨운다
作者:李相和(이상화)
繪者:
譯者:葛增娜
叢書系列:奧林專區親子生活教養系列
書籍編號:OLPA015
ISBN:978-957-0391-72-5
168頁 / 平裝 / 21.5 cm × 16 cm
出版日期:2007 年 07 月 26 日
定價:190元 / 優惠價:171


五歲就閱讀了2500本書,還以最小年紀取得四個證照
聰明伶俐、品格佳、教養好……
在韓國被視為天才、神童的小男孩,卻只是生活在一個平凡的家庭
到底一個平凡的家庭是怎麼教出所謂的天才
教育祕訣就是
爸爸的教育效果是媽媽的十倍……



  一個普通的爸爸如何讓平凡的孩子變成人人眼中一流的孩子?這本書是一個普通爸爸的成功經驗談!

  書中的小男孩在赫,1歲6個月就識字;滿3歲時坐在爸爸的腿上,開始敲打鍵盤,一年後打字速度一分鐘300個字。到現在為止,獨自閱讀加上和爸爸一起閱讀的書已經達2500本;在5歲前即以最小年紀通過4項檢定考試,這些成就是怎麼達到的呢?

  原來,在赫的成功,爸爸才是最重要關鍵。

  作者李相和本來也和一般爸爸一樣,整日忙於工作,甚至認為「子女的教育應該由媽媽負責,孩子本來就要自動自發唸書。」但是他從為家庭進行電腦教學15000多次後,很清楚的觀察到,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觀念和態度,會造就出怎麼樣的孩子,於是,一改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因此改變了孩子一生的學習經驗。

  書中,作者以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為背景,除了分享個人的教養觀之外,更收錄了自己應用在孩子身上、讓沒有時間的爸爸們也能實行的方法。只要是家裡有0~7歲的小孩、有下列情形的爸爸,一定一定要讀這本書:

●關心孩子的課業,但是不知道該從哪裡關心起。
●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品格好、教養佳的人。
●每天太過忙碌,幾乎沒有時間陪孩子而感到愧疚。
●老是被太太嘮叨:「你多少也關心一下孩子吧!」
●下定決心要好好教育孩子,但回到家就覺得懶、提不起勁。

  「爸爸每天投資10分鐘教育孩子,可以得到媽媽投資100分鐘的效果。」、「爸爸的一句話更勝媽媽說十句。」所有忙碌的爸爸們,每天只要花十分鐘,你也可以培養出聰明伶俐、品格佳、教養好的孩子!

 

 

原文書名:아빠 하루 10분이 아이의 공부머리를 깨운다

原出版語言:韓文

 

 

【關於作者】
李相和(이상화)


  作者李相和是將兒子在赫養育成韓國知名天才的爸爸。
  李相和生於1969年,出生於釜山。曾在三星綜合化學公司工作了四年。目前在大田開設的電腦教室已邁入第七年。
  身為電腦老師,本來每天從早上九點開始忙到晚上十點,整天汲汲營營於工作,卻為了孩子,不管怎麼樣也要抽出時間給孩子,是個非常努力的爸爸。
  剛結婚時,對於教育的看法是:「子女的教育應該由媽媽負責,孩子應該自動自發唸書。」但是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到各個不同家庭進行電腦教學一萬五千多次後,深刻的體認到一個道理—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造就出什麼樣的孩子。再加上從事幼稚園教職的太太不斷的告訴他:「爸爸每天投資10分鐘教育孩子,可以得到媽媽投資100分鐘的效果。」、「爸爸的一句話更勝媽媽的10句話。」於是,開始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也因此改變了兒子一生的學習經驗。
  作者和兒子在赫的網址:www.momedu.co.kr。網站中提供了許多關於孩子的教育資訊。

 

 

【關於譯者】

葛增娜

  政大教育系畢業,資深韓文譯者。 翻譯作品以書籍和電影為主。知名譯作包括《親切的金子》、《探尋韓國之美的旅程》、《我的超人爸爸》、《魔法的瞬間》等書。
  E-mail:kuonana@hotmail.com

 

 

一個人的父親比一百個老師更重要。 喬治.赫伯特


不論再怎麼忙、怎麼累,每天對孩子投資十分鐘

  觀賞魚中有一種稱為錦鯉的鯉魚。這種鯉魚放在小的魚缸裡只能長到七公分,但是,放在大的水族館裡,能長到二十公分,如果放生到大的河川中,更能成長到一百二十公分。就像錦鯉會隨著所處的環境,讓身形長大,孩子的成長也是同樣的道理。隨著父母提供的環境,孩子的才華與智能,甚至整個人生有可能會變得很不一樣。
  給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當然很重要,但是身為父母,更重要的是為孩子安排一個可以安心長大的環境,培養未來可以謀生的能力。尤其爸爸,更應該把這項任務當成是重要的義務及責任。

只要努力十分鐘,孩子的未來就會不一樣

  照理說爸爸和媽媽一起「共同育兒」,是很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大部分的爸爸通常有「我是賺錢回來的人,所以養育教導應該是媽媽的責任」這樣的想法。
  我原本也覺得子女的教育應該由媽媽負責,孩子本來就應該自動自發唸書。後來經過一些實際案例的研究及分析,我在教育孩子的立場上,有了重要的領悟──爸爸和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上的比例,不是五十比五十,而是比媽媽重要十倍。
  我大約花了七年多的時間,造訪各個不同家庭,進行電腦教學約一萬五千多次。在這些家庭中,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不同父母的教育方針,會造就怎麼樣的孩子。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是,不論這個家庭裡的媽媽有多重視教育,孩子的能力表現還是不及爸爸重視教育的家庭。
  我們家長期從事幼稚園教職的媽媽也說:「爸爸每天投資十分鐘教育孩子,可以得到媽媽投資一百分鐘的效果。」、「孩子聽爸爸的話更勝媽媽十倍。」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把媽媽一天到晚叫我打掃房間、唸書的叮嚀都當耳邊風。爸爸卻只要講一句話,我就馬上去打掃或唸書。雖然有可能是因為爸爸的權威,讓我不得不服從,但由此可見,爸爸的一句話對孩子來說,的確有極大的效果。所以,爸爸積極的參與子女的教育,效果當然會加倍。

爸爸每天陪伴十分鐘,會讓孩子的才華和智能快速成長

  我的兒子在赫,當他以最低齡取得了若干證照,以及他驚人的閱讀量在電視新聞、雜誌上曝光後,許多人爭相問我怎麼把孩子教育成天才。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首先,我們夫妻並不覺得在赫是所謂的天才,他只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上取得了幾個證照,因為喜歡唸書,所以唸了比較多的書而已。雖然他在許多領域的表現,比起同年齡的孩子,進度是有點超前,但說他是天才或神童,我還是覺得有點誇張。其實,我並沒有為在赫做什麼特別的事情。
  我所做的,是所有爸爸、媽媽都知道的事情,只是我沒有偷懶,努力在生活裡實踐而已。我努力抽空陪孩子一起玩、唸大量的書給他聽、常常稱讚他,與其要求他,我自己盡可能的做好身教。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怎麼把孩子培育成天才呢?」,我想我的答案是──每天努力去實踐這些事情吧。
  做這些事需要花多少時間呢?一天十分鐘或二十分鐘就夠了。
  爸爸一天花十分鐘,孩子就會變得聰明伶俐。這是我的親身體驗。

不只一天給十分鐘,還要給爸爸的愛心

  陪孩子玩,唸書給他聽。說來很簡單,但我知道,對於每天忙碌工作的爸爸們,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常接觸到一些爸爸,他們一致的回答都是──「知道唸書給小孩聽非常好,但是沒有空。」、「很想陪孩子玩,但是下班回到家都很晚了……」把一切都歸因於沒時間。
  我也是從早上九點工作到晚上十點,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回到家裡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快快的洗澡、睡覺。不過,還是有其他方法的。早上提前十分鐘起床、晚上提前十分鐘回家、少看十分鐘新聞……只要下定決心要努力為孩子抽出十分鐘,一定可以找出時間。如果平日真的沒空,那就利用週末,減少一點點睡午覺的時間、減少坐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就一定可以做得到。
  爸爸每天為孩子投資十分鐘,有一舉三得的效果。
  第一, 比媽媽一個人教育孩子,能獲得更大的成果。
  第二, 家庭會變得更和睦。應該有不少爸爸都聽太太說過「你不關心孩子!」、「孩子是我自己養的!」之類抱怨的話。爸爸主動陪伴孩子,媽媽的抱怨少了,家裡的氣氛自然會變好。
  第三,爸爸可以觀察孩子的成長及學習過程。有一次,一位學生的母親對我說:「老師,小孩還小的時候真的要多多陪伴他,我家小孩一到小三,就離開我,進入自己的世界。現在的孩子真的很早熟嗎。」這位媽媽說得一點都沒錯。時間很快就會流逝,爸爸可以陪孩子玩的時間,其實沒有多久。
  依照我的經驗,不論多忙多累,還是可以抽出十分鐘來投資孩子,而且這件事的價值絕對超過十分鐘。

可以這樣讀這本書

  太太懷孕的時候,我讀了很多教育類書籍,那時我才瞭解到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教養孩子的方法。當時我因為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好好教養孩子,所以開始找尋書籍或其他情報,也因為資訊太多而感到更混亂。在苦思之後,我得到的結論是──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定的方法。之後,我們夫妻共同努力,一起找尋了適合兒子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營幼稚園的太太幫了我很大的忙,我也參考了無數的教育類書籍和各種情報。這些都給我很大的助益。
  本書將以我的兒子在赫在學習過程中成功的案例為主軸,介紹我用了什麼方法養育小孩,以及讓他自動自發唸書。
  我要鄭重拜託讀本書的人。不論是積極想要教育孩子的人,或想要養育天才小孩的人,希望各位讀者不要有「某人的小孩在這麼小的年紀就拿到很多證照,我也要讓我家小孩這樣」的心態。
  孩子拿到幾個證照,不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向及才能,讓每個孩子適性發展,才是身為父母最重要的事。就像我在養育在赫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適合他的正確發展方法,各位讀者,也應該找出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正確方法。
  「如何養育小孩?」、「怎麼發現孩子的才能,幫助他好好發展?」、「如何參與孩子的教育」……這些都是爸爸們常有的疑問,這本書應該可以提供各位有用的資訊。我把內容寫得非常簡單易懂,而且不難實踐於生活中。希望有心的爸爸們能為孩子實踐每天的十分鐘。


                          替苦惱孩子幸福與未來的爸爸們加油打氣

前言──
不論再怎麼忙、怎麼累,每天對孩子投資十分鐘


第1章  忙碌的爸爸們,每天只要十分鐘,孩子的未來就會不一樣
爸爸的胎教,可以改變孩子天生的頭腦
爸爸參與教育的重點是「付諸行動的愛」
孩子很清楚過去十個月爸爸做了什麼
爸爸和媽媽的愛情模式可以提高孩子的IQ和EQ
好爸爸該做的事、不該做的事
學習別人很好的教養方式
要不得的遺傳,爸爸不好的生活習慣會害了孩子
爸爸和媽媽永遠都是同一陣線,心態和行為都要一致
糾正錯誤,但不讓孩子受傷、沒面子
孩子要有好的人品,百分之百是爸爸的責任
就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大大的稱讚

一天10分鐘,爸爸這樣做做看
爸爸一天只要十分鐘,就可以造就健康、幸福的孩子


第2章  爸爸花多少時間,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呈正比提升
開啟胎兒的智能,爸爸的子宮對話比古典音樂更有效
話多的爸爸能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表達能力
和孩子分享生活中所有的事情
學蘇格拉底的對話1 孩子提問時不立即給予答案,反問他問題
學蘇格拉底的對話2 爸爸突然提問,可以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慾
笑是腦部的有氧運動,搞笑的爸爸讓孩子的頭腦靈活又聰明
爸爸很簡單就能陪孩子玩、開心唸書的六種遊戲
實際體驗:生活即學習,要時時把握在生活中學習
盡早培養孩子喜歡唸書的三種方法

一天10分鐘,爸爸這樣做做看
爸爸一天只要十分鐘,就可以讓孩子擁有健康、善良的心


第3章 爸爸一起閱讀,培養孩子深度和廣度的思考能力
幼兒閱讀非常重要,可以鍛鍊頭腦
爸爸要唸書給孩子聽的理由:爸爸唸一次的效果是媽媽的十倍
因時因地,找出適合孩子的書唸給他聽
玩書、撕書、咬書,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營造看書的環境,書要放在孩子唾手可得之處
閱讀不是在做功課,讓看書成為有趣的旅程!
讓閱讀繼續延伸,培養孩子的理解力、語言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

一天10分鐘,爸爸這樣做做看
爸爸一天只要十分鐘,就能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第4章 電腦是很好的學習工具,一定要會用電腦
學電腦是必要的,用對電腦,可以提高孩子的智能及學習能力
如何利用電腦教孩子?爸爸教自己會的部分就夠了
只要有正確的教育觀,電腦早期教育對孩子只有好處
電腦,可以唸書的玩具:用電腦幫助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
利用Word學國字
用Excel熟悉數字,用Word解數學習題
用電腦學英文,聽讀寫都沒問題

一天10分鐘,爸爸這樣做做看
爸爸一天只要十分鐘,就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忙碌的爸爸們,每天只要十分鐘,孩子的未來就會不一樣


  天下父母心,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光憑愛心,不一定能養好小孩。養育小孩,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愛心付諸行動,將頭腦中的教育理念身體力行。本章節裡,有很多筆者在生活中教育小孩的親身經驗及成功案例。


爸爸的胎教,可以改變孩子天生的頭腦

  自從我的兒子在赫上電視之後,聰明伶俐廣為人知,許多人問我各式各樣的教養問題。最多人問的是,「做了什麼樣的胎夢?」及「怎麼做胎教?」。
  我們夫妻倆並沒有做任何胎夢,倒是奶奶和小姑夢到了。我母親夢到金黃色的大蟒,小姑夢到桃子。這樣的胎夢其實很普通,但我們對在赫說:「你是金黃色的大蟒,爬過牆壁到來的,表示你會成為很特別的人,很帥吧?」這樣告訴孩子,會讓他覺得自己很特別,自然就會產生自信。
  比起一晚的胎夢,十個月的胎教可重要多了。有句話說,「在腹中一年,重要性等同於出生後的十年」,由這句話可以看出胎教對孩子有多麼重要。我自己也非常努力實行胎教。胎教並不是媽媽的專利,爸爸也可以做很好的胎教。
  和大部分的爸爸一樣,我也對胎教一無所知。一聽到太太懷孕,除了緊張與興奮,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後來,多次和主修幼兒教育的太太溝通後,我瞭解到胎教不單只是媽媽的責任,爸爸也應該一起做。於是,我二話不說,立刻實行胎教。
  實行胎教,最重要的是整頓心情。聽好音樂,安定情緒;吃有益的食物,照顧身體,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正面的思想及善良的心。
  不論是懷孕的太太,還是即將成為爸爸的我,一想到自己即將為人父母,就不禁更加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可能什麼都看不到,但我們深信孩子會透過媽媽的眼睛、耳朵或臍帶,把外面的世界全部看在眼裡。
  心理健康,身體才會健康;同樣的,身體健康,心理也才會健康。如果不安好心,毀謗別人,貪戀別人的東西,對人不友善,怎麼能期待生出健康的孩子?但也不是說我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善行,從此就脫胎換骨。為了孩子,我所做的只是更加尊敬長輩,說話也更小心。透過這樣的行為,無形中讓自己更有所長進。

爸爸參與教育的重點是「付諸行動的愛」

  太太懷孕後,我為了當個稱職的爸爸,做了不少努力。一部分原因,是太太持續不斷的對我洗腦,教育我「爸爸參與子女的教育,才能好好教養小孩」,我自己也觀察到一些很棒的小孩,通常他們的爸爸都非常積極參與子女的教育。
  不斷閱讀幼兒相關書籍、閱覽幼兒教育專欄電子報,甚至每天花一兩個小時搜尋幼兒相關的網站。我熱衷的程度,還被太太揶揄說,「你想獲頒子女教育博士嗎?」現在想想,也不太瞭解當時為什麼要一直找尋及研讀幼兒�子女教育相關的情報。可能就是基於大部分父母都有的,對子女教育的不安吧!
  做了這麼多功課後,我得到的結論是,子女教育的基本及核心就是「愛」。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或挫折,因為有愛,才能產生力量、耐心,以及克服難關的智慧。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愛非常重要。感受到父母的愛,比任何一件事(衣、食、住)更重要。父母的愛,可以讓孩子正面、快樂的成長。感受到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非常有自信,能肯定的發展自我。這種自信,讓他們在未來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能鼓起勇氣去面對。
  孩子對父母的愛非常敏感。所以,如果想好好養育小孩,如果期盼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採取的最佳戰略,就是愛。

孩子很清楚過去十個月爸爸做了什麼

  太太在幼稚園當老師十多年,見過各式各樣的父母。她告訴我,大部分的爸爸雖然愛小孩,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參與教養孩子;也有一些是對子女教育完全不關心,對如何教養子女一無所知。這種不關心和一無所知的爸爸,是媽媽們最大的不滿和壓力來源。
  胎教方面也是一樣。常常聽到媽媽們抱怨:老公聽到懷孕的消息時,只會感到高興,都不會為懷孕的太太和胎兒做任何事。
  人受到壓力時,會反應在身體上。當孕婦受到壓力,胎兒就會直接受到影響。孕婦的壓力,會造成體內的血液流量減少,胎兒組織生長所必須的氧氣就會降低,導致生出瘦弱的孩子,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畸形。
  懷孕中的太太,大部分的情緒都受老公的影響。所以,老公應該要讓太太精神上穩定,這就是爸爸最基本要實行的胎教。
  如果想要孩子安穩的在媽媽的肚子裡成長,首先要讓媽媽感到幸福。要如何做才能讓太太感到平安和幸福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盡可能聽太太的要求,還有小心說話,免去不必要的口角。
  為了幫太太舒緩因為胎動而造成的疲累,每天幫她按摩成了我必做的功課。她說想要吃水果時,就算是半夜,我也會立刻趕去買。
  我把讓太太感到舒適,當成胎教的一部分,不論什麼要求都不曾拒絕過(但是,太太有時候還是會提及當年讓她難過的事,可能是因為那個時期真的很敏感吧。)。我們夫妻在面對事情時,都盡量以肯定的心態接受,凡事感恩。
  我常常看到很多夫妻因為生活上的瑣事,彼此不瞭解對方的辛苦,而在懷孕期間時常吵架。不先為對方著想,一昧的只想滿足自己的私慾,最後有可能會失去最重要的東西。老公們試著先懷有感謝的心,感謝太太為你辛苦的懷育下一代吧!
  老公如果以感謝的心生活,太太自然會感到幸福,自然的,胎兒也會感到幸福。幸福感於是在這個家擴散開來。


給忙碌的好爸爸簡單的十分鐘祕訣
解除媽媽的疲勞,會打開胎兒的感官

  媽媽懷孕的時候,體重平均會增加十三公斤,行動當然會不太方便,容易浮腫,身體也會有很多地方痠痛。但是,又不能吃藥。這時候,媽媽們就很需要老公的幫助。試著幫太太按摩肩膀、小腿或腳,尤其腳底按摩可以消水腫,對消除疲勞也很有效。手上倒點精油,在太太的腳背、腳踝、腳底、腳趾間按摩五∼十分鐘。太太心情好,胎兒的心情也會變好。


爸爸和媽媽的「愛情模式」可以提高孩子的IQ和EQ

  家庭教育對於培養孩子正面的思考模式、養成健全的人格,具有很關鍵的影響力。比起權威式的教育方式,家人之間的溫暖互動與愛,對小孩的人格養成,其實是更有益的。
  有一天,電腦家教的學生珍秀的母親打電話給我,說家裡有點事,要暫停一週。隔了一週,我到珍秀家上課,看到珍秀的母親在家裡戴著太陽眼鏡,她本來就是個愛漂亮的人,我也不以為意。
  國一的珍秀,雖然原本就是個不太專心的孩子,但那天的情況比以往更加嚴重,完全不能集中精神上課。我問她原因,珍秀一臉不安的回答說:「爸爸、媽媽吵架,媽媽的臉上有瘀青,上週也是因為吵架才沒能上課。」
  珍秀爸爸的工作很不錯,為人也很好。他會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老實說,我很訝異。夫妻間免不了意見爭執,但是,應該要在孩子看不見的地方,安靜的討論及交換意見,使用暴力,是無法挽回的錯誤。
  夫妻間互信的基礎被打破,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信任,還能再談什麼呢?我那時才瞭解到珍秀為什麼散渙、不容易專注的真正原因。
  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哪怕是住在地下室,勒緊褲頭過日子,只要家人之間有愛,小孩還是會開朗的長大,貧窮並不會變成人格上的陰影。相反的,不管生活有多富裕,爸爸、媽媽吵架,家裡的氣氛冰冷,孩子的表情自然就會陰暗、情緒不穩定。情緒不穩時,專注力就會下降,書也唸不好。如果希望孩子健康的長大、好好唸書,夫妻之間一定要彼此尊重、相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樂的家庭。


給忙碌的好爸爸簡單的十分鐘祕訣
接龍式的洗腳


  加深家人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起吃、一起睡、一起洗澡,讓身體有所接觸。如果你是一大早看著孩子的睡容出門,很晚回到家、孩子又已經睡了的爸爸,建議你一個禮拜幫家人洗一次腳吧!
這是個很有趣的家人互動遊戲。找一個大盆子,全家人都把腳放進盆子裡,媽媽洗孩子的、孩子洗爸爸的、爸爸洗媽媽的腳。這個方法肯定可以滋長家人彼此間的感情。



好爸爸該做的事、不該做的事

  我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事典;是為了教育孩子,把自己要遵守的規則寫下來的「好爸爸事典」。如果我做了跟事典裡記載的相違背的事,就會深切的自我反省,並且下定決心絕不再犯。
  我的「好爸爸事典」裡,第一個守則是「正直」。謊話會帶來更多的謊話,一個小謊,最後也有可能變成大謊。養成隨口撒謊的習慣,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困境,因為日子久了,就沒有人想要聽一個說謊者說話了。
  我時常看到很多爸爸輕易的對孩子說謊。不論是故意,還是為了應付當時的狀況,不經意的就說了謊。只要讓孩子覺得爸爸只會說謊,孩子漸漸就會失去對爸爸的信任。總是看著爸爸說謊的孩子,自然而然會覺得自己也可以說謊。如果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首要任務就是爸爸要正直。
  事典裡第二個守則是「過沒有羞愧的人生」。這一點雖然實行起來沒有那麼容易,但是,我也正在努力實踐中。未來我希望可以對孩子說,爸爸的人生是如此的光明磊落。
  事典裡第三個守則是「遵守約定」。不論是和孩子的約定,對自己的、對太太的,還是對社會的約定,都要下定決心遵守。尤其是和孩子的約定,無論是多小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請各位爸爸們回想一下,你是不是時常對孩子說一些拖延式的約定呢?像是「今天沒空,下次一定帶你去遊樂園玩……」、「現在不行,過幾天再買那個玩具給你。」。這些拖延式的約定,爸爸們通常說過就忘,很少遵守。這種情況反覆發生時,孩子就會漸漸不相信爸爸說的話。如果不能遵守的約定,不如不要許下承諾。
  但是,人生活在世界上,難免會有無法遵守的時候。這時就要對孩子充分說明不能遵守約定的原因,並且道歉。不要單方面的取消約定,也不要覺得和孩子的約定不一定要遵守。就是因為孩子還小,思慮單純,他們認為說過的話就該守信用,所以跟孩子有約定,請一定要遵守。
  此外,我的事典裡還有「和孩子成為人生的朋友」、「遵守夫妻間的禮儀」、「孝順父母」、「偶爾和朋友聯絡」、「為了心愛的家人,抽空打掃房間、洗碗、洗衣服」等等。
  在我的事典裡,絕對不做的是「成為權威的爸爸」、「和別人吵架」、「不參與孩子的遊戲」、「罵人」、「對孩子用命令的口氣」等等。
  你也試著寫寫看自己的子女教育事典。希望你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子?希望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習慣?把這些寫到「好爸爸事典」裡。爸爸依事典裡的內容,先以身示範給孩子看,孩子就會看著這樣的爸爸模仿學習。

學習別人很好的教養方式

  我之前任職的公司是首屈一指的大企業,卻向很多一流公司或競爭對手「標竿學習」(benchmarking)。標竿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向優秀的對象學習對方的優點。當我們沒有好的想法時,就會到其他公司「標竿學習」,這樣一來,便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針對問題點有效的改善。標竿學習的概念,我覺得同樣適用於家庭教育。
  我原本沒有生小孩的打算,也和大多數的爸爸一樣,對幼兒教育不甚關心。但是,自從做了電腦家教的工作後,長久接觸孩子下來,我的想法完全改變了。當然一部分原因歸功於太太努力說服我生小孩,並且灌輸大量的幼兒教育觀念,但是,改變我的關鍵性主因,還是因為我有機會造訪了很多其他的家庭。
  我造訪過無以計數的家庭,凡是家庭氣氛和睦的,通常孩子也都很聰明伶俐。我有一個學生善喜,她的父母不用嚴肅或權威的方式,對待子女就像朋友一樣,子女也和父母無話不談,和樂融融得令人稱羨。我看著這樣的家庭,心裡也暗自下決定,「我也要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養育我的小孩」、「我也想成為這種父母」。
  看著個性開朗、書唸得好的孩子,我漸漸學習到該怎麼對待孩子才好。至今我造訪過的家庭已經有一萬五千多次,得到的啟示是──有充滿愛心的父母,孩子才會開朗、有自信。另一方面,看著不和睦的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時,也相對得到許多教訓,體認到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會隨時警惕自己不要跟他們一樣。盡可能的和其他家庭交流,相互學習很有幫助。
  有一位朋友參加了四天五夜的「成為好爸爸教育訓練」,得到了很多寶貴的教養資訊。這也是標竿學習的一種。我這位朋友原先也覺得子女教育都是媽媽的責任,但透過這次的活動,發現事實並不是他想的那樣。
  他說在接受「成為好爸爸教育訓練」時,反省了很多,也流了很多淚。之後那位朋友生了老二,他自豪的說,老二在爸爸滿滿的關愛之下長大,他和老大的關係也改善了很多。聽他說祕訣就在於老大睡覺前,幫孩子按摩,彼此感受體溫。
  成為好爸爸、經營好家庭的相關書籍非常多。爸爸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子宮對話、唸書給孩子聽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展等,都是透過書籍就可以吸收到的知識。不過,更重要的當然還是身體力行。
  自古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令人稱羨的家庭,一定有他的祕訣。將祕訣當成標竿學習吧。

要不得的遺傳,爸爸不好的生活習慣會害了孩子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時時努力讓自己有正面的思考和做好的榜樣;在長輩面前永遠謙恭有禮,被交辦的事情毫不遲疑的立即去做;和孩子的約定,無論是多小的事情,都盡量遵守。但是,這些事情做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
  有一次我和孩子開車一起去大型賣場。賣場位於地下一樓和一樓,二樓以上是停車場。二樓是女性和障礙者專用的停車場。那天二樓停車場非常空,我急著想停車,所以打算要停在二樓。孩子阻攔了我。
  「爸爸,你是女生嗎?這裡的二樓是女生和障礙者專用的,你沒看到標示嗎?」
  在沒有人的地方,闖紅燈;看到不太會開車的人,就破口大罵;沒有垃圾桶,就隨地丟垃圾……你一定也有過這種經驗吧?老實說,我也有過這種衝動。好爸爸?模範父母?一次而已,有什麼關係!這樣的想法,每每讓我想要放棄堅持做好榜樣,想要妥協。但是,經過一番掙扎,我終究還是知道身為爸爸,要在孩子面前做好的示範,不能因為我的方便,而隨便行動。
  感覺身為爸爸很辛苦時,我就會想起電影「美麗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場景。猶太人爸爸和兒子一起被強行帶到收容所,在收容所中遭遇各種苦難和虐待,爸爸卻為了讓兒子安心,處心積慮的安排、設計,讓兒子以為這場不幸是遊戲。為了不讓孩子不安,即使自己面臨死亡,也還是面帶微笑。即將要赴死前,為了逗孩子笑,還做出滑稽的動作,那一幕讓我深受感動。每當我感到辛苦時,心裡就想起那位猶太人爸爸,也就可以再次得到力量。
  「到底像誰了,這麼不聽話?」、「我家小孩怎麼只會惹事生非?」、「不愛唸書,就愛打電動!」、「怎麼這麼沒禮貌?」……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有過這種煩惱。不過,孩子能像誰呢?想一下,是不是爸爸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這種樣子?如果希望孩子能好好的成長,應該先以身示範。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是你的鏡子

  孩子會依照基因,遺傳父母的體質或長相。但是,比遺傳基因更具影響力的,是孩子每天所見所聞的父母的行為。
  到睡覺的時間了,兒子在赫問我:「爸爸,你要穿睡衣睡,還是直接睡?」
  「穿睡衣,怎麼了?」
  「我要學爸爸,我很喜歡爸爸,所以我要什麼都跟你一樣。」
  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想模仿父母的行為,不會分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看著孩子模仿我,有時會很感動,但有時也感到很擔憂。
  總是自問:「我會不會做了錯誤的示範呢?」然後就會更加警惕自己,一定要做好的示範。
  為了提醒自己,我時常在心裡唸著這篇文章:

  像我的眼睛時時看著我。
  不論白天、晚上,都一直看著我。
  他聽我說的每一句話。
  他一起想我的每一件事。
  他想學習我替別人著想的心。
  他想跟著我做所有的事。
  夢想著成為我而入眠。
  孩子學習我的智慧。
  孩子相信我不對的行為。
  我對孩子來說形同宇宙。
  孩子透過我學習世界。
  孩子想快點成為大人,跟隨我的腳步走。
  於是孩子是我造成的。
              
──作者不詳

爸爸和媽媽永遠都是同一陣線,心態和行為都要一致

  為了喝牛奶打開冰箱門,站在一旁的在赫,看到打開冰箱會亮燈而感到好奇,於是問我:「爸爸,打開冰箱為什麼燈會亮?」
  我在大學時主修電子工程,所以可以輕易的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為了培養他自我探索答案的能力,我沒有立刻回答而反問他:「如果關上門,燈還亮著,一定很耗電,該怎麼辦呢?」
  我很喜歡反問孩子問題,藉以培養他的思考能力。
  「對,這樣的話,電費會很貴。」
  「為了不讓電費很貴,冰箱門關上的時候,燈就要熄滅,你想冰箱內會不會有燈的開關呢?」
  聽我這麼一說,孩子就開始仔細觀察冰箱的內部。然後我才說明,冰箱有自動感應的裝置,每次冰箱的門打開、關上,這個感應裝置就會隨著開關門自動開燈或關燈。在赫覺得非常神奇,反覆開關冰箱門這個動作好一陣子。
  此時,去超市的太太回來了。我就對太太解釋,現在我們在實驗冰箱裡開燈和關燈的裝置。太太馬上意會過來,並且積極的一同參與實驗。
  如果那時太太嘮叨說:「很浪費電,為什麼要這樣開開關關的?」會有什麼結果呢?這時候,孩子一定會感到混亂,爸爸叫他做,媽媽卻叫他不要做,不知道要聽誰的,當然會不知所措。
  每次我和孩子一起玩或唸書時,家裡就會搞得亂七八糟。雖然每次我們玩完都會整理乾淨,但看到凌亂的家裡,太太的內心一定覺得很不舒服。不過,太太永遠都尊重我的意見,支持我的教育方法,尤其在孩子面前,她更是積極的一同參與。
  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立場一定要一致。如果爸爸、媽媽對待孩子的態度不同,孩子的情緒一定會不安,嚴重的話,有可能會不信任父母。態度一致的父母會讓孩子的情緒穩定,這是讓孩子有好人品最基本的條件。
  如果想要有父母的威嚴(我認為即使是像朋友的父母,也必須要有威嚴),兩個人的態度或想法更需要一致。媽媽在罵人,爸爸卻哄他,兩個人表現出不同的立場時,孩子馬上就會失去哪個是對、哪個是錯的判斷基準。
  爸爸、媽媽如果堅持各自的教育方法,一定會因為堅持己見而爭吵。夫妻間感情要和睦,才能讓孩子有穩定的情緒,也才能養成孩子正面的思考方式和個性。

第2章  爸爸花多少時間,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呈正比提升

  孩子很優秀的家庭,通常爸爸也很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不論媽媽一個人多努力教導孩子,還是不及爸爸一同參與的家庭。
  本章將介紹一些爸爸平常可以和孩子一起透過遊戲學習的實例。



開啟胎兒的智能,爸爸的子宮對話比古典音樂更有效

  據說媽媽懷孕時常常對胎兒說話,對胎兒的頭腦發展很有幫助。尤其是懷孕三個月後,胎兒的腦部會急速的發育、成長。
  記得我太太懷孕三個月時,就不斷的對著她肚著子裡的胎兒說話。有一次我微笑的看著她說話的樣子,她對我說:「爸爸對胎兒說話,胎兒會更認真聽喔!」然後也叫我試試看。
  太太說子宮裡的小孩,會透過羊水聽聲音,所以對音頻較低的男聲反而更有反應;還說:「爸爸說一句話,有媽媽說十句話的效果。」如果爸爸也一起參與孩子的教育,效果會更好。回想自己的小時候,我的確是比較聽爸爸的話。不論媽媽說了幾次「整理鞋子」、「關燈」我都是當耳邊風,但是爸爸才說一句,我就會立刻去做。
  剛開始,我對撫摸著太太的肚子說話,感到非常彆扭,但是一兩次之後,就漸漸習慣了,每次下班回  家,我都會摸著太太的肚子、對胎兒說話。太太懷孕五個月時,胎兒對我說的話竟有反應,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我和胎兒是無話不聊,像是一天的工作內容;或是放好聽的歌、唱歌給他聽;我也常常唸童書,有時還會唸九九乘法表或三字經。為了讓他感受到更多爸爸的關愛,我還會親自創作關於愛、希望的故事或詩給他聽。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想成為最漂亮的花朵
和爸爸、媽媽牽著手
一起和天使跳舞
向上天禱告、表達感謝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想成為最偉大的人
和爸爸、媽媽牽著手
唱著愛的歌
在花園裡盡情的奔跑

 
  當胎兒對我的聲音有反應時,我就不斷的讚美他,也會一直告訴他我有多愛他之類的話。爸爸和胎兒對話,不但可以讓爸爸和胎兒互相熟悉,也拉近了爸爸和胎兒之間的距離。
  由於胎兒是二十四小時都待在媽媽的肚子裡,媽媽每天可以透過肚子裡的變化或胎動,感受到胎兒的存在,而爸爸就沒辦法了。可是,透過每天十分鐘和胎兒對話,爸爸一樣可以感受到胎兒,而且夫妻的感情也會更好。

話多的爸爸能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表達能力

  我是「慶尚道人」韓國的慶尚道男人,以話少聞名,通常只會說吃飯、睡覺等必要的基本字彙,但我卻為了孩子成為話多的男人。每當孩子睡著、我不用再跟他說話時,雖然偶爾會有種終於可以鬆口氣的感覺,但是,幸好因為我的長舌,在赫成為一個較會說話的孩子,周圍的人也常常稱讚他語彙豐富。
  有愛說話的媽媽、有父母可以常常溝通的孩子,智能通常比家庭中少有交談的孩子高;而且經常和父母對話的孩子,也比沒有對話的孩子,表達自我的能力更好。
  孩子的感官中,第一個發展的是聽覺,然後將耳朵聽到的,透過嘴巴模仿來學習語言。所以父母越常說話給孩子聽,對他的智能發展越有幫助。
  家人之間的對話,也能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理解力。
  爸爸要多和孩子說話還有一個理由:透過對話,可以發現孩子的潛能、問題和優缺點,而對話也是最能引起彼此共鳴的方法。
  還有,透過和孩子對話,可以知道孩子的想法,促使自己去思考:「他為什麼會這樣想呢?」進而從孩子的角度去改變自己的想法、更加瞭解孩子。
  前面提到爸爸說的話比媽媽有效十倍。爸爸教育孩子一個小時,等同於媽媽的十個小時;爸爸陪孩子玩一個小時,等同於媽媽十小時的效果。當然,媽媽不能因此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
  由媽媽負責教養孩子的任務,不論再怎麼努力,一天最多也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是,由爸爸陪孩子玩三小時,卻等同於媽媽陪三十小時,這也是身為爸爸的我,努力抽空陪孩子玩的原因。不論媽媽自己一個人多努力教育孩子,還是比不上夫妻共同教育孩子的家庭。

和孩子分享生活中所有的事情

  雖然我不斷強調要多和孩子說話,但應該也有很多父母有這樣的煩惱:「要和孩子談什麼?」政治?社會?當紅話題?我相信沒有大人會和孩子聊這些。其實,大人會對新的事物感到好奇和關心、想要和別人討論一番,孩子也一樣。
  大人生活在世界上已經幾十年,對生活中的許多事可能都不再感興趣,但是對孩子來說,所有的事情是那麼新奇、好玩。和大人比起來,孩子還不太認識這個世界,他們正處於想要認識、學習的階段,所以請試著和孩子聊聊生活上的事情。也許你覺得聊天應該是兩個人你來我往的對話,但孩子還小,可能無法達到這樣的互動,所以身為爸爸的你只好自問自答了。請不要覺得這樣很奇怪,不久,你的孩子就能和你對話囉!
  我在孩子五個月大的時候,就帶他外出,並詳細的對他說今天為什麼出來、看到了什麼等等。等孩子大一點了,我開始利用大型賣場或百貨公司進行機會教育。這些大賣場裡有各種不同的商品,整理得既乾淨又整齊,還有各式各樣的字體(商品標示、看板等)和顏色(包裝紙、行人穿的衣服等),非常適合教孩子認識顏色、形狀和字。
  「那個是把紙剪開的剪刀,這個是用來寫字的鉛筆,還有旁邊的那個是可以把鉛筆寫下來的字擦掉的橡皮擦。」
  當孩子開始學講話時,對著事物跟他反覆說明,孩子就能從這些他曾經看過的物品或圖畫,聯想起他以前聽到、看到的,然後很開心的大聲說出「剪刀!鉛筆!橡皮擦!」一副有如尋獲至寶的樣子。
  如果要教孩子數字或高度的概念,電梯是非常好的教具。你可以一邊搭電梯,一邊用手指著亮燈的樓層說明。之前我住的公寓位於十五樓,每次外出時,我都會和孩子玩起數字遊戲。
  「我們為什麼搭電梯呢?這裡是哪裡?原來是十五樓。現在我們要下到一樓去。十四樓、十三樓、十二樓……一樓,已經到一樓了。」
  生活中的每一樣事物,都可以拿來和孩子對話。這種對話可以刺激孩子的腦部,所以即使是很瑣碎的事,也可以跟孩子說說,不要覺得不耐煩。

依孩子的年齡做適當的對話

  大部分的孩子,通常無法一次就聽懂你說的話,我家小孩也一樣,不,應該說是更嚴重。別人的孩子通常只要說明四、五次就懂了,我的孩子有時甚至得對他說個十次才行。有時候我根本覺得他是在測試我的耐性。
  遇到這種情形,一定要更有耐心!一樣的內容,你可以換成更有趣的方式(站在孩子的立場)說,而且要說得更簡單一點;也就是以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說給他聽。
  說話給孩子聽,必須配合孩子的年齡。如果用大人的語言,孩子會因為聽不懂而不專心,所以要盡可能配合孩子的年齡說話。在說明時,你可以穿插說一兩個難一點的詞彙,但是你必須針對這一兩個詞彙仔細的說明,直到孩子瞭解,慢慢的就能提升孩子的語彙能力。
  當孩子問你問題,如果有你不太瞭解的地方,或是無法回答的問題,你可以對他說:「和爸爸一起來找答案!」然後共同查字典或上網搜尋。請謹記,千萬不要隨意敷衍、露出不耐煩的表情說:「你幹嘛問這種問題?」


給忙碌的好爸爸簡單的十分鐘祕訣
使用正確的語言,因為爸爸永遠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

  不管是和孩子對話或是和別人聊天,除了使用正確的語彙和文法,還要把話說完整。有樣學樣,孩子總是學爸爸說話,如果你使用不好的語言,孩子有可能學到不好的語言習慣。


學蘇格拉底的對話1 孩子提問時不立即給予答案,反問他問題

  這是在赫四歲時發生的事情。他手上拿著用嘴巴吹的氣球,一面看著其他小孩手中充了氮氣的氣球,問了我一個問題。
  「爸爸,為什麼他的氣球會飛起來,我的卻不行?」  「為什麼會飛起來呢?你看過蹺蹺板,知道重的東西會往下,輕的就會往上,對吧?所以,那個孩子的氣球為什麼會往上呢?」  
  「是我的氣球重嗎?」
  「你的氣球是用嘴巴把空氣吹進去的,但是那個小孩的氣球裡,放了比空氣更輕的氮氣,所以才會往上飄。如果把很多有氮氣的氣球,綁在那個小孩的腳踏車上,會發生什麼事情?」
  「一定會飛起來,哇!那一定很好玩。」
  「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會開始問很多問題。孩子問問題,表示他開始對看到的事物加以思考,表現出好奇心和學習的慾望。在學校裡,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通常也會問比較多的問題。
  好好利用這一段時期,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但,該怎麼做才好呢?
  我使用的方法是──當孩子問我問題時,不立刻給他答案。
  我通常會回答:「就是啊,那是什麼呢?」、「為什麼會這樣?」引導他一起找答案,再進一步說:「要不要和爸爸一起想一想?在赫很聰明,仔細想,一定可以想出答案。」
  當你以平淡的語調、面無表情,或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回答孩子的問題時,孩子馬上就會知道爸爸不太想回答他問題。像這樣透過一個問題,彼此用對話的方式來找答案,以前的蘇格拉底就常和他的學徒使用這種方法。
  有時候,我也會因為孩子問了太多問題而感到疲累,但是看到孩子充滿學習的慾望,又覺得很開心、幸福。好奇是學習事物的基礎,也是想像力的基礎;孩子會問問題,代表他的頭腦正在運轉。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請試著營造出和他一起尋找解答的情境。透過這個情境,可以發展孩子的大腦,也可以拉近爸爸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給忙碌的好爸爸簡單的十分鐘祕訣
問正面的問題

  
問題的型態非常重要。問正面的問題,會有正面的回答;相對的,問負面的問題,就會有負面的回答。問孩子問題時,要以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能引發孩子做正面思考的問題為主。
  舉例來說,當孩子和某個人打架時,不要問他這樣的問題:「和朋友打架,是不是壞人?」而是要告訴孩子「和朋友好好相處,才是好人」。有句話說:「問題即答案。」意思是當你問問題時,就可從中找出解答。所以,為了得到好的解答,就要問好的問題。



學蘇格拉底的對話2 爸爸突然提問,可以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及求知慾

  不論大人或小孩,只要被問到問題,總會不自覺的開始思考答案,這是因為人有思考能力。我在當許多孩子的電腦家教時,體會到問問題是非常好的教學方法。
  與其回答孩子的問題,不如主動向孩子提問,這樣不只可以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也提高了他們自我學習的意願。
  我把從電腦教學中學到的「反問」和「主動提問」也應用在在赫的身上。一開始他躲避、假裝沒聽到,不回答我的問題,但我沒有放棄,持續不斷的問他,終於有一天,他開始思考問題的答案了。孩子開始想要回答問題,代表孩子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問題。但,請不要太期待孩子會給你什麼了不起的答案。問問題不是為了正確答案,是為了培養積極、主動的態度。
  有一次,我問在赫:「鳥為什麼會飛?」
  在赫回答:「因為牠是鳥!」
  這樣回答我後,在赫並沒有停止思考,還進一步舉出具體的例子:「因為鳥有翅膀,人沒有翅膀,所以人不能飛。」
  過了好幾天,他問我:「爸爸,鳥都飛去哪裡?鳥可以飛一整天嗎?鳥在哪裡睡覺?」
  這個問題進行到這裡非常成功。爸爸的一個問題,開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而且為了找尋答案,專注在問題上,進而產生好奇心(學習慾望的基礎),刺激了想像力(這時讓他唸有關鳥的書,可以強化學習效果。)。
  現在的孩子可以坐在電視或電腦前二、三個小時,看書時卻連一分鐘都無法專注。如果你是個不關心孩子的未來、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的爸爸,那麼,你的小孩也會跟你一樣,不唸書只會坐在電視機前面。
  從現在開始,關掉電視,開始問孩子問題吧!不論什麼問題都可以,孩子一定會為了回答你的問題,離開電視機,跑到你的懷裡,努力思考你問的問題。就這樣開始一點一滴累積,自然會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善用問題的力量

  勵志演講者桃樂絲.里茲說,如果問可以同時讓主管感性的右腦和主管理性的左腦思考的問題,對孩子的腦部開發更有效。有一次,我的小孩邊哭邊耍任性,於是我開始用問問題的方式和他溝通。
  「可不可以這樣哭?」
  「不可以。」
  「為什麼不可以?」
  「因為哭是不好的。」
  「為什麼不好?」
  「因為會變笨蛋。」
  他的回答不是正確答案,但是他在邊哭邊耍任性的時候,還能接收問題,並用主管理性的左腦回答哭會變成笨蛋,這就是他正在思考的證明。用提問的方式,不但可以刺激左腦、培養思考能力,還能讓孩子調適心情,培養自我的掌控能力。
  沒有問題就不會思考,不思考的時候腦部就會停止,腦部停止思考,孩子就會變得散漫,不想做任何事情,表現得消極。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變成這個樣子,你必須先創造能幫助孩子善問問題的環境。

笑是腦部的有氧運動,搞笑的爸爸讓孩子的頭腦靈活又聰明

  大人除了吝於稱讚,還有一件事就是很少笑。國際笑聲俱樂部的創辦人瑪丹.卡塔利亞博士指出,正常的小孩一天通常會笑三百∼四百次左右,大人一天笑個十五∼十八次已算是不錯了。孩子會常常笑,原因是他們的心情和頭腦都是開放的。
  刺激孩子的頭腦,最好的方法就是──笑。每一次微笑都會牽動二百三十一塊肌肉,持續笑一分鐘等同於慢跑十分鐘的運動效果。已經有科學證明,笑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以提高肺活量。所以,笑不但可以活化孩子的腦部,還可以讓身體健康。
  很多記者因為在赫是「天才」、「神童」來採訪他。在見到在赫之前,大家都以為他很會唸書,可能是個面無表情、戴著厚厚的眼鏡,沒有血色、皮膚蒼白的小孩,但是在看到他開朗的樣子時,卻都大感意外。街坊鄰居也很驚訝的對我說:「他真的很愛笑!」、「他笑的樣子真的很好看!」、「他怎麼這麼會笑?」、「看著他,我的煩惱也都沒了。」
  會笑代表頭腦很開放,頭腦開放才容易接收知識。所以,真正聰明、會唸書的孩子,當然非常會笑。

笑會傳染,爸爸先開始笑吧!

  很多人會說,沒什麼事好笑,尤其是爸爸,更容易這麼說。不過,我認為應該不是沒什麼事好笑,而應該說是沒有笑的心理準備。每天忙碌於生活中,人很容易封閉感情,自然而然也會緊閉心房。其實,就算不斷給自己壓力,經濟能力還是不會馬上變好,更何況為了錢的事如此壓抑自己、過沒有笑容的生活,一點也不值得。
  只要爸爸自己覺得幸福,很簡單的就能逗孩子笑。所以,請爸爸們先開始笑吧!
笑的感染力非常強,爸爸笑了太太也會笑,孩子自然而然也會跟著笑。這就是笑的出發點。由此可見,爸爸的角色是多麼重要呀!

成為逗弄別人開心的人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發神經吧!就算是一樣的故事,我總是盡可能用好笑的話和動作,逗太太和小孩笑。
  太太也受到我的影響,也會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搞笑,或是模仿現在的流行語逗孩子笑。為了逗孩子開心,我們無所不用其極。
  孩子的心一直是很開放的,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或偏見,就算父母說的話或動作不好笑,只要父母先笑了,孩子就會跟著笑。所以,父母只要稍微努力一點點,孩子的生活中就能充滿笑容。
  不要讓孩子的笑容不見了。當孩子想笑,就讓他盡情的笑!據說比起一個人笑,和別人一起笑可以達到三十倍的效果。如果真的沒有好笑的事情,不妨搔他的癢。搔癢是可以讓每個人大笑的最好方式了。


給忙碌的好爸爸簡單的十分鐘祕訣
就算勉強也要笑


  非常令人驚訝的,就算勉強笑,也可以得到真正笑的效果。爸爸、媽媽早上起來,即使對孩子露出勉強的笑容,孩子一樣會在被窩裡滾來滾去、笑得開懷呢!
  孩子最好的生活環境就是有父母的笑容。
  父母的表情會影響孩子那一整天的情緒。以在赫來說,只要我的口氣有一點點不對,他當下就能感受到,一整天都是垂頭喪氣的。為了避免破壞孩子一天的興致,事後我總是會趕緊對孩子露出笑容。我想這就是爸爸重要的原因!
  笑容不是因為有好笑的事才有的,而是掛在臉上的一種笑意、一種習慣。父母應該做隨時保持笑意的訓練。現在不妨練習一下,就算勉強也好,讓自己的嘴角努力上揚吧!

第3章 爸爸一起閱讀,培養孩子深度和廣度的思考能力

  閱讀的重要性值得一再被強調。在赫能很快學會韓文、英文、漢字、電腦,都是因為閱讀了大量的書。常常我建議爸爸們唸書給孩子聽時,爸爸們總是推說沒時間;但,還是試試看吧!唸書給孩子聽只不過是五分鐘的事。


幼兒閱讀非常重要,可以鍛鍊頭腦

  因為工作關係,我教過很多小孩,也看著他們日漸長大。其中有一個叫泰賓的孩子,他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除了電腦家教之外,他還要上四、五個補習班和家教。
  但是,眼見他漸漸長大,成績卻毫無進步,連我幫他上的電腦課也一樣。雖然泰賓都能聽懂我的說明,在應用方面的創意卻稍嫌不足。比起要他自己想,他更希望我能直接告訴他答案。我那時想,如果泰賓多讀點書,情況或許就能改善。
  相反的,住在同一棟公寓、和泰賓同年級的另一個小孩,完全沒有請家教也沒上補習班。那個孩子國小時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是隨著年紀漸長,他的成績也逐漸好轉。他看起來並沒有特別用功唸書,倒是從小開始,常看到他和爸爸或媽媽一起去書店,或從圖書館借書回家。
  我認為那個孩子成績越來越好,是因為從小就開始以閱讀鍛鍊頭腦、持續閱讀的關係。從小大量閱讀的孩子,成績逐漸變好的情形其實很普遍。
  我家的小孩和其他孩子比起來,各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出色,我也認為是因為閱讀的關係。在赫雖然不過四歲,卻已經拿到四個證照。
  要拿到證照,最基本必須先經過筆試。那時如果在赫是用死記的方式去考試,我想他應該不會考過,因為不能正確理解題目的內容,就無法作答。試題裡有許多小學生很難理解的問題,在赫卻能理解並作答。
  比起同年的孩子,在赫具有快速抓到問題核心的理解能力和思考答案的能力,所以才能順利考到證照。
  有人問我:「是他天生的頭腦比較好嗎?」我認為不是,因為我的IQ並沒有特別高可以遺傳給他,以前書唸得也不是很好。我想我只是幫孩子創造可以閱讀的環境,培養他閱讀的樂趣,讓他瞭解閱讀的重要性而已。
  小兒科醫師也一致的強調,唸書給嬰幼兒聽對腦部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唸書給孩子聽,可以活躍腦細胞、增添新的細胞。由此可見,閱讀有多麼的重要,需要我們一再的去強調。

閱讀可以刺激好奇心

  對孩子來說,閱讀就像是有魔法的城堡,會不斷引發好奇心。每當在赫唸完一本書,就會增加許多問題──
  「白雪公主裡面的小矮人為什麼是七個?」
  「地球會轉,為什麼我們不會頭暈?」
  「要怎麼樣才能去月球?」
  ……
  閱讀會增加孩子的疑問,而孩子為了找到答案一定會開始去思考。
  好奇心是學習事物最基本的要素。不好奇就不會思考、不會想要去找尋答案,當然也就不會想要閱讀。想要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大人沒有提供適當的素材,只讓孩子憑空思考,孩子可能不知道該想什麼。要有能引起孩子好奇的素材和思考的主題,閱讀是最好的方法。
  為了找尋答案而去思考,頭腦自然也受到鍛鍊,這種透過閱讀獲得的思考能力,是無法靠外力得到的。

閱讀可以提高創造力

  創造力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
  最近的大學生程度普遍低落到連聽課都有問題,為了瞭解上課內容,甚至還要找家教惡補。追究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孩子一直都是以死背為主要唸書方式,其他有待加強的部分則依賴補習班老師,於是導致缺乏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在赫來說,他從小大量閱讀書籍,已經習慣用自己獨特的思考模式來解決問題、找尋答案。
  孩子能獨自閱讀,代表他已經蓄積了自我獨立的能力。

閱讀可以增加語彙能力、培養理解能力

  語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越快學會說話的孩子,在學習方面越快有好的表現。懂越多語彙,相對的也能獲得較多的知識;也就是透過閱讀,可以同時累積語彙和知識,這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理解力和表達能力。

閱讀可以增廣經驗

  孩子可以透過閱讀看到世界。他們可以在書中,遇見李舜臣將軍或安重根義士;可以在想像的世界中,遇到哈利波特及人魚公主。閱讀能讓孩子進入現實世界中體驗不到的未知世界,間接的累積經驗。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書是我們的「指引者」

爸爸要唸書給孩子聽的理由:爸爸唸一次的效果是媽媽的十倍

  波士頓醫大小兒科教授佩利克.拉斯教授指出:「小孩若沒有在閱讀中長大,就如同被剝奪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沒有閱讀的孩子,在人生中失敗的機率很高,因此,大人要盡可能讓孩子閱讀,而且越早越好。」就算不提知名專家說的話,大家一定也都知道,唸書給孩子聽、讓孩子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非常重要。
  尤其是零~三歲的孩子,父母更要唸書給他聽。因為,頭腦好不好取決於腦神經細胞的迴路是否細密,而零~三歲正是腦神經細胞的迴路活躍發展的時期,所以,這時期唸書給孩子聽,將直接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
  其實,孩子並不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不會自己買書來看,因此才需要父母從旁協助,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很多爸爸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知道爸爸參與子女的教育有多重要,但是還是會用各種理由把唸書給孩子聽的責任推給媽媽。
  唸一本童書不過只要二、三分鐘,而十分鐘就可以唸好幾本。像這樣每天持續唸書給孩子聽,一天唸二本,一年就有七百三十本。
  每天唸、持續三年,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唸了二千一百九十本書。「爸爸的一句話,會比媽媽的十句更有效」我相信爸爸唸二千一百九十本書給孩子聽,對孩子有二萬一千九百本的效果。
  在我教導的孩子中,有個孩子明年初(譯注:韓國的新學期是三月)就要上小學卻還不識字。這個小孩的爸爸對我說他非常擔心這一點。我建議他,每天早上花十分鐘和孩子一起閱讀,對識字非常有幫助。不過,他聽了之後卻面有難色的說:「我很忙,從沒陪孩子唸過書,更何況那是媽媽該負責的事。」
  我不斷告訴他爸爸陪孩子唸書有多少好處,最後,他開始每天花十分鐘唸書給孩子聽,持續了三個月後,他的小孩竟然識字了,上學當然也不成問題了。
  「我知道閱讀很重要……」卻不唸書給孩子聽,或是沒有營造可以看書的環境,就好像「我知道要讓孩子攝取均衡的飲食……」卻讓孩子偏食、造成營養不良的荒謬一樣。
  要讓自己的寶貝養成一生都受用的閱讀習慣,一天只不過需要花五~十分鐘。希望爸爸們以後再也不要用沒時間來當藉口了。

因時因地,找出適合孩子的書唸給他聽

  寶寶出生兩個月後,開始會不斷左動右動、對眼前的事物伸出手來想要撫摸、會發出各種聲音,這是他語言發展的基礎。
  我在孩子的這個階段,就開始把繪本放在他身邊,指著繪本上的圖畫,看著他的眼睛說給他聽。雖然孩子對我說的內容或圖畫還不能真正瞭解,但是他對我說的話或圖畫是有反應的。
  對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唸書,只要能聽到他對著書呢喃就夠了;只要他能每天看看書、漸漸熟悉書這個東西,他就能和書愈來愈親近。

開始「聽」書

  孩子六個月大時,已漸漸發展出和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叫他的名字會有反應,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找尋媽媽、爸爸,並逐漸懂得分辨媽媽和爸爸的聲音。父母的聲音能讓孩子的情緒穩定,所以,父母應該常常唸書給孩子聽。這就是孩子「聽」書的開始。

開始「看」書

  十個月大的孩子是開始學走路的時候,會展現出他旺盛的活動力。雖然他還不能發出正確的音,但是已經可以說出媽媽、爸爸的字彙,認知能力的發展也提升了他的專注力,開始對繪本裡的圖畫產生好奇。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唸書給孩子聽時,最好能搭配有趣的肢體動作。還有,不一定每次都要唸不同的書,你可以挑選幾本,反覆的唸給他聽,加深他的記憶。

孩子想聽多少,就唸多少

  二歲大的孩子,好奇心非常旺盛,也開始建立自己的生活習慣,所以,一定要教導他正確的禮貌觀念,未來才能擁有好的人品。
  已經習慣聽書的孩子,不管多晚,也會要你唸書給他聽,即使是已經聽過好幾遍,還是會要求你反覆的唸。請不要放棄這個機會,只要孩子想聽,就一直唸給他聽。其實,孩子只偶爾會這樣,不會每天要求你這麼做,所以就算有點辛苦,還是好好把握機會,讓孩子和書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閱讀後讓孩子發表感想

  五歲,是培養綜合思考能力的階段。綜合思考能力是指針對一件事,可以從各種角度思考的能力。為了培養這種能力,你可以在閱讀後,以對話方式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後的感想。反覆這樣訓練,就可以培養孩子分辨和批判的能力。
  這個時期可以讓孩子閱讀與他實際生活有關的繪本,這樣孩子才能感同身受,產生更大的興趣。


給忙碌的好爸爸簡單的十分鐘祕訣
唸孩子有興趣的書

  即使是小孩子,也有他感興趣的事物。有的小孩特別喜歡和恐龍有關的書,有的小孩則喜歡有穿著漂亮衣服的娃娃的書,也有的小孩是看到裡面有怪獸的書就害怕得發抖。
  站在爸爸的立場,當然希望孩子可以讀到各式各樣主題的書,但是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還是應該先以孩子喜歡的角色或圖畫的書為主。切記,不要因為貪心,選擇字數很多的書,或是覺得孩子很會認字了,就選擇超出他的程度的書。
  爸爸從旁陪伴孩子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知識水準,而是要先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