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台灣~~
2010-06-24


 

 

過年期間,媽媽連著第三年告訴我有一位長輩要請我到他家吃頓飯,前兩年我故意裝作沒聽見,反正年假也不過幾天,混一下就過去了。這一次,媽媽給我壓力了。她說:「人家已經連續請妳三年了,今年還特地打了幾次電話來邀,妳好歹也去走一走。」這位長輩是媽媽的親人,他看著我長大,我自然也是從小就熟知他或者說他們一家的行事作風,和他們見面,我實在意興闌珊。

 

三年前,我聽說這位長輩的女兒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他們在高級地段買了豪宅。從那一年開始,我不斷的被邀請去新家吃飯。所以,我大約猜得到去了會是什麼光景。

 

今年,我去了。

 

一踏進門,長輩的夫人馬上拉著我和Kevin參觀他們的豪宅,從廚房的超大雙門冰箱、衛浴間的按摩浴缸到滿是名牌的衣物間,一一熱情的向我們介紹。

 

介紹的用辭是—「這個不起眼的壁燈呀,我看就是不值得,我女兒說一盞要三萬多,還特地從台北請師傅下來裝!⋯⋯」、「這個餐桌,是一整塊大理石下去切的,也是好幾十萬!」、「還有還有⋯⋯這幾把不起眼的椅子,一把說要一萬八啦⋯⋯」、「沙發一組要三十幾萬⋯⋯」、「車位一個說要一百萬啦!你們台北一個多少?有這麼貴嗎?我們就買了四個⋯⋯」

 

如果妳看了一陣子我的文章、就算不認識我,應該也可以想像得到我面對這些數字的感覺。我的個性不是一天生成的,從小就這樣,在我十七八歲時,時常因為不耐煩應付這些而拒絕參加我媽媽的親戚的聚會,那時跟我媽槓得很厲害,大家都知道我媽有一個眼高於頂、不愛搭理親戚的不肖女。唉,歲月匆匆過了幾個十年,我沒變,媽媽的數字親戚也沒怎麼改變。

 

但我終究不再是十七八歲的叛逆少女了,不想讓我媽難做人。現在,我靜靜的、禮貌而微笑的聽著數字,只是仍然無法回應任何讚嘆的話。還好我帶了狗腿Kevin一起去,欣羨讚美的話由他替我說。

 

我可以不再那麼尖銳的回應這樣的事,是想著長輩們一定因為女兒的成就及孝心而感到很光榮吧,他們很想把這樣的開心和榮耀跟很多人分享,他們以為別人最能理解的方式,就是「數字」吧。

 

這樣的思考模式普遍存在我們周遭。

 

當新聞要報導前總統的金孫唸了一個多了不起的幼稚園時,是說「這個幼稚園一學期的學費十幾萬」而不是這幼稚園的老師如何善於引導孩子學習;為了提高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我們努力建了世界第一高的大樓,而不是讓我們的孩子各個熟知自己的文化、好在有機會向外國人介紹台灣時可以說得出自己的歷史、風土民情;名牌包被討論的永遠是花了多少錢買而不是這包的作工如何精細;這個名人身價多少;這場豪門婚宴席開幾桌;要論斷一個孩子夠不夠優秀,永遠也只有你是第幾名、有沒有考了一百分⋯⋯

 

除了數字可以很精準的立刻讓人界定一個人、一件事或物的價值外,好像我們再無其他更客觀的、更能彰顯價值的形容了。

 

前年我剛出版《荳芽.不上安親班》時,我曾經看過有一個路人替我計算過年薪後,很權威的下了「如果你沒有像她這樣的年薪,不要想像她這樣讓孩子不上安親班」的結論。看來數字不只足以彰顯一個人的價值,也能很輕易的限制一個人的作為。如果真的這麼相信數字的話⋯⋯

 

成長在以數字定義價值的社會之下的孩子,通常也很早就對數字很有概念,由數字衍生出價值判斷的能力也遠遠高過我們當小孩的那個年代。

荳芽剛上小一時,邀她一位同學來我們家玩。

 

荳芽說:「我們家有養貓、養狗,還有老鼠,我們家還有庭院可以玩。」

 

她的同學說:「哇!妳家好有錢!」好像有錢比好玩對一個孩子更有吸引力。

 

財富未必等同於罪惡。有時,財富只是一個人努力了、也把事情做對之後伴隨而來的成果而已。財富與其他所有的事物無異,它的價值建立在經過深思善用之上,如果不是,再多的財富也屬枉然。

 

可惜過多表像的價值及消費,令年幼的孩子早早迷失在數字叢林裡。不久前教育單位曾經提議在孩子的學科中增加「理財」項目,讓孩子們自小學會正確的理財觀念。我想,在教會孩子理財之前,恐怕還是先讓孩子學會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價值更為要緊。

 

上個月,我們公司出版了一本討論消費價值的繪本,很荒謬、好笑,但也算是現代社會的寫實狀況。書名是——《我要買"什麼都沒有"》。

 

故事說有錢的蘇西大嬸已經買了所有她可以買到的東西了。一天,蘇西大嬸逛到一家店,她問:「你有什麼可以賣的?」正預備休息的老闆回她:「什麼都沒有!」咦?蘇西大嬸還沒買過"什麼都沒有"這東西!這下可稀奇了!蘇西大嬸決定向老闆買下"什麼都沒有"。之後,蘇西大嬸帶起一股"什麼都沒有"的流行風潮,我想那盛況應該就像我們台灣首富的小女兒帶起的大花童帽一樣,人人爭相搶購。一時之間,所有的店家都賣起了"什麼都沒有"這東西。

 

以下我節錄幾張書上的圖讓大家欣賞"什麼都沒有"的厲害⋯⋯



※ 老闆幫蘇西大嬸把"什麼都沒有"裝上車。

※ 蘇西大嬸是個有錢人,她買的肯定是個好東西。
    於是,大家爭相仿效蘇西大嬸去搶購"什麼都沒有"。

※ 每一個店家都向客人兜售"什麼都沒有"。
    人人都說自己賣的"什麼都沒有"品質最好。

  ※ 大家把家裡原有的物品都丟掉,以便空出空間來容納"什麼都沒有"。


※ "什麼都沒有"打折扣!"什麼都沒有"大優惠!


 
這個有趣的故事以荒謬始,也以荒謬終。徹徹底底的開了一個「消費」及「價值」的大玩笑!笑一笑後,或許值得深思。在孩子跟你說:「我同學都有XXX,我都沒有⋯⋯」時,更是值得拿出來好好討論一下⋯⋯

 

最後一段呢,我得為我自己好好辯護一下。其實呢,我也不是那麼難相處、那麼不愛搭理親戚的人。那天晚上,在我默默的忍受了一個晚上的數字轟炸之後,我好好的謝謝長輩的款待、準備告辭時,長輩的夫人一再邀我下次再回南部一定要再去她家玩之後,她突然感性的對我說:「我們兩個老的作夢都沒想到晚年可以住到這樣的房子,這對我們來說,可以算是奇蹟。我們也從來不敢奢望,多虧了孩子們⋯⋯」

 

這一句話,充滿感恩、珍惜與榮耀,比任何數字都令我動容。

 

我衷心誠意的擁抱她、拍拍背,說:「恭喜。這是你們辛苦換來的,很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