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Carol的部落格 > Carol讀繪本 > 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從何而來?
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從何而來?
2012-05-29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引起眾人關注的新聞—兩名高中生為了刺激、好玩,在深夜往窩居在街頭熟睡的遊民頭上潑灑穢物(排泄物)。遊民驚醒後,兩名高中生還對他們譏諷訕笑,極盡輕蔑之能事。本來這應該是件暗夜裡因為兩方社會階層差距甚大而不可能被公平討論的侵擾事件,受害者是社會最底層、最無力為自己發聲的弱勢遊民,即使遭受如此不堪的欺凌,終究他們還是會讓事情無聲無息的過去。事件之所以被揭發,還是這兩名肇事的學生自己把事發經過的影片發布到公開的社群網站上⋯⋯

如果高中生認為自己做的是不好的事,事後的反應應該是隻字不提、深恐旁人知道自己做了壞事。從他們的表現看來,顯然這兩個年紀(二十歲、二十二歲)已不能稱之為孩子的高中生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值得張揚的好事。

當整個社會為這事件討伐高中生及高中生的家長時,更值得我們留意的議題可能是: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孩子們的同理心、同情心哪裡去了?

這個事件不禁讓我想起公司最近出版的一本繪本——《只要快樂不要哭泣,可以嗎?》。故事的開頭說了——「遠古時候有一個村莊,那裡的人從來沒有聽過『死亡』。他們呱呱墜地的小嬰兒會自然成長茁壯;他們製造出來的東西,例如鍋子、椅子、衣服,不管用了多久還是一樣完好、沒有缺損。他們的牙齒沒有蛀洞、額頭上不會長皺紋。他們不用互祝早安,因為每一個早晨大家都很平安、美好。」

注意到了嗎?人們身邊盡是歡樂、沒有悲苦時,他們連互祝早安都不必。
  
然後,故事往下進行——「有一天,『死亡』來到這個村落。他在某戶人家門前絆了一下,跌倒了。大家哄堂大笑,覺得這樣跌一跤真是太有趣了。因為這村裡的人從來沒看過人跌跤。」

如故事裡所描述的,跌跤的動作在旁人看來往往是滑稽、逗趣的,因為不是正常的舉止。大多數的幼兒在看到跌跤這類逗趣的動作時,本能的反應便是笑。但這本能的笑卻不符合社會規範裡期待孩子的同情心與同理心。我們希望孩子看到別人跌跤這滑稽動作背後的苦難,展現疼惜與慈悲的胸懷。對一切以眼見為憑的幼兒來說,這樣的期待是高過他們的能力許多的。於是,我們需要教育。教育,可以令孩子擁有超越表象、理解抽象,並且表現出積極善意作為的能力。

這整個教育的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孩子必須在成長的歲月裡,每日每時的在生活裡經歷所有歡樂與悲傷的經驗,感受,體會,思考作為,然後內化成性格的一部分,成就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只有快樂,沒有看過旁人的眼淚、沒有經歷過悲痛的人,是不可能產生同情心、同理心的。

據說其中一位高中生家世背景顯赫,身家上億;另一位即使家境清貧,家長也是寵著捧著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生活一面倒的傾向安逸閒適,錯失了苦難悲傷的體驗,日後的人生出現偏頗的失誤,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的繪本,故事的結局是——「村子的人們在經歷過房子被燒毀、親人死亡的悲慘痛苦後,他們終於流淚了。擦乾淚水後,他們誠心的向『死亡』道別。『死亡』讓一向只有歡樂的村莊上了寶貴的人生的一課。」
  
村子裡的人這樣形容他們的改變——

「死亡」離開了,留下了痛苦、同理心和安慰。
「死亡」來過以後,每當新的一天來臨,我們會互道早安。

有人打噴嚏時,我們會大聲說:祝你健康!
有人要遠行時,我們會祝他一路順風。


我想,這便是我們尋尋覓覓的同情心、同理心吧!
  
於是,我想問的是:在教育的歷程裡,我們還能告訴孩子「只要快樂,不要悲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