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說,我怕被罵(Een Buik Vol Geheimen)》原文是荷蘭文,意思是「裝滿祕密的肚子」。故事裡的小女孩一早醒來發現褲襪有一個小線頭,一時興起拉了線頭,竟然把好好的褲襪拉出了一個破洞。小女孩馬上湮滅罪證,換穿另一雙完好的褲襪,並且把自己小小的罪行深深的藏進肚子裡。
滿腹心事的小女孩在學校食不下嚥,在回家的路上又順手把沒吃完的梨子丟進垃圾桶。這下又多了一項罪行,肚子裡的祕密也多了一個。然後,她回到家和玩伴一起玩時,又因為尿急而不小心將媽媽的禮服尿濕了。肚子裡藏了太多祕密,晚餐時,小女孩怎麼也吃不下飯了。於是,她偷偷把很難咬的肉拿給小狗吃⋯⋯
一步錯,步步錯。小女孩的肚子裡塞了滿滿的說不出口的祕密,她怕一說出真相便會惹爸爸媽媽生氣,只能獨自默默的守著肚子裡的祕密,直到承受不住⋯⋯
我一看到這書便愛上了。同時,想起,我曾經聽過身邊不少孩子在罪行被揭發時,充滿無奈的說:「我不敢說,我怕被罵。」於是,想也不想的立刻將這中文書名取作──【我不敢說,我怕被罵】。
這句話,可能是許多孩子的心聲吧?是不是也適時的喚起了許多大人內心沉睡許久的「理解孩子的心」呢?這本書在市場上引起很不錯的迴響呢!
我想起蝴蝶唸幼稚園小班時,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發現她的褲子沾上了一些便便,我問才三歲的蝴蝶:「今天在學校便便啦?」蝴蝶說是。
「老師幫妳擦屁屁嗎?」據我所知,這麼小的孩子以往都是老師代勞的。
蝴蝶說:「沒有。我自己擦的。」
我很疑惑的問:「老師在忙別的事嗎?怎麼是妳自己擦?」
蝴蝶小小聲的回我:「我不敢叫老師幫我擦屁屁,我怕被罵。上次有一個小朋友叫老師幫他擦屁屁時,因為老師在忙,所以就被罵了。我不敢!」
其實這狀況只是一個特例,我知道以往這位老師都會放下手邊的事、優先為孩子處理這類事的。那一天,或許老師心情不好、或者正在忙重要的事,但是她沒有對孩子說明,只簡單的兇孩子兩句,於是,被這事件影響的,不只是當事者那個孩子,所有其他旁觀的孩子都因此而得到「教訓」,戒慎恐懼的警惕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過錯,以免挨罵。
沒有說明、未曾解釋,孩子只能自淺薄的表象去想像,以此作為理解的依據。或者,從此以後便以為「我最好少說話、少要求,否則肯定被罵」。我們希望和孩子溝通、聽孩子說說心底話的機會,於是也自然而然的變少了。
許多的誤解,其實都只起始於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未說明而已。
昨天我和十四歲的荳芽、十歲的蝴蝶一起在餐廳吃飯,鄰座一位媽媽狠狠的打了不小心把碗打翻的孩子手心兩下,看來只有二三歲的小娃兒痛得哇哇大哭。
已經將一切過程看在眼裡的蝴蝶還是問我:「媽媽幹嘛打她的小孩?」
我說:「因為她的小孩打翻碗了。」
荳芽先回說:「小孩還小,本來就不會自我控制,他打翻碗不是故意的。」
蝴蝶接著說:「不是故意犯錯,幹嘛打成這樣?」
我笑笑。「不是所有的大人都可以容忍孩子不是故意的過失。對他們來說,做不好或錯了就該打。」
蝴蝶說:「我以後當媽媽不會這麼不講理。不是故意的,可以原諒。等小孩慢慢學會就好了。」
教育,不過是一種示範而已。大人的示範足以形成一股氣氛,孩子可以不透過語言而感覺到的氣氛。
如果有很多可以理解孩子的大人,或許,孩子便可以少一些無奈的說「我不敢說,我怕被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