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想去參加媽祖遶境,是為了替我爸媽祈福,他們年歲大了,體力負荷不了這麼幾天的步行遶境,那麼,就我來吧!後來,讀了幾本有關台灣民俗信仰的書,更想親自去體驗這屬於台灣人的盛大宗教活動。
選了一個非假日,我一早到北斗加入大甲媽祖的遶境隊伍,背包裡背著爸爸媽媽的衣服,默默的跟著走過溪洲、西螺,一整天下來也走了十幾公里,拍了無數照片及內心裡滿滿的感動。
大甲媽祖遶境來回三百多公里,走過中部四個縣市,21個鄉鎮。如果不是跟著媽祖遶境,我想我很難有機會以徒步的方式走進這些小鄉鎮,看見台灣純樸的好風景。
回來以後,我把我遶境一天拍的照片、看到的風景,還有沿途吃到的佈施美食line 給荳芽蝴蝶分享。
我告訴荳芽:「我在走上西螺大橋前,沿路都有佈施的民眾送吃的喝的,還有貼布、扇子。我其實吃不了那麼多東西,但是看到那一張張樸實熱情的笑臉,誠意十足的要遞東西給你,真的不忍心拒絕人家的好意。我尤其無法不拿小朋友要給我的東西。我拿了小饅頭、銅鑼燒、小菜粽,還有飯糰⋯⋯」
荳芽很不可置信的問我:「是廟方請大家去佈施的嗎?」
「沒有!沒人規定,一切出於自願。有一些老人家覺得自己沒辦法跟著遶境,也想貢獻心力,便會在家準備一些吃的,像是自己做草仔粿、小饅頭,拿來和參加遶境的香客分享,就是很單純的一份心意。」
「太酷了!」荳芽這麼讚嘆。
我告訴蝴蝶:「我倰轎腳時,前面是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一個插著鼻胃管的小孩,媽媽看到媽祖的鑾轎靠近,就哭了,抱著她的小孩跪著⋯⋯」
蝴蝶說:「妳一定跟著哭了吧!」
當然。我一向以哭點低聞名的。
這是不是迷信?
當你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受苦,卻無能為力,完全無助的時候。迷信,或許就是一股強大的支撐力量。
蝴蝶說:「如果不是看了妳拍的照片,聽妳講妳走過的感覺,我幾乎以為媽祖遶境就是打架、搶地盤,新聞不都這樣報導的嗎?」
「我不能說新聞報導的那些事不是真的,但,那也不會是全部。媽祖遶境,有人求家人的健康,也會有人求自己的富貴;有人靜默祈禱,也有人認為祝福庇祐是可以搶奪來的;有人當這是宗教信仰、文化活動,也就有人當這是個難得的生意場域、曝光機會⋯⋯一件事本來就有很多不同的面向,妳明白了,自己可以決定妳要看哪一面,也會看懂那些行為背後的意義。」
正在摸索未來志向的蝴蝶,對於大眾傳播的書寫表現出了興趣。我邀她,「妳要不要自己去走一天看看?新聞報導的不是全貌,我的感覺還是我的,與其聽別人說,不如妳自己去現場感受一下妳的感覺是什麼吧!」
走出去徒步揮汗,親身體驗,比起坐在冷氣房裡聽添油加醋的新聞困難許多。但是,不這麼辛苦,你就得不到屬於你自己真正思考後的看法。
於是,假日,我們又跟著走了一天員林、花壇、彰化。
那天,天氣很熱,我們還是走了十幾公里。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是各自默默的走著。我不想多說,只想讓她們自己感受。去了美國念書以後,家鄉的媽祖遶境會是荳芽向她的國際同學介紹台灣的特色之一。蝴蝶則是寫了一篇精采的媽祖遶境報導跟我分享。
媽祖遶境,對我來說,比較有意思的是看到人與人在遶境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人性:良善無私的佈施,一心一意利他;藉媽祖之名託夢神蹟云云,其實只是掩飾自己的慾念瞋癡。
撇開宗教的理由,媽祖遶境的的確確是台灣的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我們在這裏看到信仰的力量、人文情懷、地景樣貌,還有,台灣人的生活型態之一。即使只是靜靜的跟隨媽祖遶境的隊伍走過台灣的鄉間小道,欣賞風景,感受人情,看清世故,我覺得都是值得台灣的孩子來走一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