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星期前,荳芽回家說學校有賣一個私人的海洋生物教育館的優惠門票,那個館看起來很好玩的樣子,她很想去。我便讓她去向學校買了四張門票,我們一家四口找了一個假日出發去海洋生態教育館參觀。
我不想寫出這個館的全名(他們有網站,我也不想做聯結),因為接下來我要寫的這個事件處處充斥著負面的教育示範⋯⋯
可能是因為被館名誤導了、再加上門票是從學校賣出來的,一路上,我滿腦子以為我們要去參觀的是像屏東的海生館那樣的大型生態教育館。所以,當Kevin把車往窄小的小巷弄裡鑽時,我一直質疑他:「你開錯路了吧?」Kevin很肯定的回我,沒錯!
等到那一棟看來像用鐵皮搭蓋的建築物出現在我眼前時,我唉了一聲,心底知道不妙了。不過,既然來了、票也買了,就進去看看吧⋯⋯
一進門,上面照片裡那個「親子撈金魚區」的招牌狠狠刺激了我!這……這是什麼教育館呀?教孩子撈金魚取樂,這在一般夜市出現,我還勉強認了,今天,竟然出現在一個標榜著要教孩子海洋生態的教育館?
底下這張照片便是撈金魚區。Kevin的專業相機美化它了,如果你仔細看,應該還是可以看出隱藏在地板縫裡的髒污、褪了色的魚欄、濕黏的椅子……還有我在現場隱約聞到的魚腐味。我彷彿到了一個宰殺魚類的魚市場⋯⋯
※ 就叫Kevin不要拍得太美、要真實,
唉⋯⋯不知該說他是技術太好還是太爛,我看這照片還是太美了點⋯⋯
在撈金魚區旁有一個半大不小的水池,水很淺,大約只到三歲孩子的膝蓋下五公分,我看到一個幼稚園的孩子,三十幾個人擠在水池裡戲水。水很髒,污濁不堪、池邊也積滿黑黑的塵垢。孩子在裡面玩得很開心,老師氣定神閒的坐在一旁納涼。
很多媽媽喜歡問我怎麼選幼稚園,我總是說不必選教材、要看幼稚園安排孩子到哪裡做什麼戶外教學。一個學校如何選擇孩子的活動場所、帶領孩子參加什麼型態的活動,絕對可以透露出這個學校的文化及辦校的心態。像這個老師全都瞎了眼、蒙了心,看不到一個處處是問題的環境對孩子教育的負面影響的幼稚園,就是絕對不要把孩子送去的學校。
童年經驗對一個人一生的人格養成有著絕對關鍵性的影響,任何一個對此影響毫無警覺的人,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是不可能的。
我邊走邊唸荳芽:「妳們學校怎麼可以賣這種鬼地方的門票⋯⋯」
荳芽說:「我們學校哪會知道這是個鬼地方呀⋯⋯」
我回荳芽:「妳們學校要幫它賣門票給小朋友,就表示學校向小朋友跟媽媽們推薦這個地方,妳如果要向別人介紹一個地方值得來參觀,自己是不是應該要先去過、確定那個地方好,自己都搞不清楚狀況,怎麼可以向別人推薦呢?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作法呢!」
教育,怎麼可以如此輕率?
荳芽喔了一聲,不管她懂不懂我要說的,我就是不能面對這樣的狀況而沉默。
關於孩子撈金魚這件事,我也是非說不可⋯⋯
荳芽的國語課本是康軒版的,第十課「夜晚的街道」。
這一課最後一頁的文字是這樣寫的──
「從小吃店到百貨行,
從撈金魚到烤香腸,
我家門前的街道,
一到晚上就變得多麼熱鬧。」
※ 荳芽的小二國語課本第十課「夜晚的街道」。
台灣的夜市到處可以見到小販擺著簡陋的魚池做生意,大人只要付個幾十塊錢,孩子便可以專心一致的把池裡的魚撈過來、撈過去,開心得不得了,大人也落得清靜。
這個課本裡的內容是真實的反應了台灣的生活型態。
荳芽跟蝴蝶很小的時候,也很愛玩撈金魚的遊戲。我在一旁看著她們開開心心的撈金魚時,心裡總有一些些不安。眼看著那一隻隻小魚被撈起時,拼命的掙扎、跳躍,再對照到孩子們笑盈盈的快樂模樣,我怎麼看怎麼不對勁。
在這個遊戲裡,孩子們的快樂跟趣味是建構在小魚兒們的掙扎求生痛楚上。大人們只看到孩子天真的笑,卻忽略了藉由這樣的暴虐遊戲、錯誤的生命教育已然在孩子們心裡根植。孩子們從小就以為:為了滿足我的快樂,那些比我低等的生物(生命)生存權是可以被輕忽的。
這個被忽視的生命,現在是一隻小魚,隨著孩子的成長,這隻小魚將來可能變成一隻狗、一隻貓或一個跟自己不同種族、不同膚色或比自己弱勢的人⋯⋯
在荳芽唸幼稚園小班時,有一天,我陪她在士林夜市高高興興的撈完魚後,我牽著當時很小的荳芽,邊走邊跟她聊著:「荳芽,妳剛剛撈魚撈得很開心是不是呀⋯⋯」
荳芽很自然的回我:「是呀!」
我停下腳步,問荳芽:「妳撈魚的時候很開心,可是,妳知道小魚的感覺是什麼嗎?」
荳芽瞪大眼睛望著我。我說:「荳芽,妳感覺一下⋯⋯」然後,伸手放在荳芽的脖子上,稍稍用力掐她一下、再放手。
「我掐住妳的時候會不會不舒服?」
荳芽點頭。
「這就是那些小魚的感覺⋯⋯小魚要在水裡面才舒適,妳們小朋友為了自己開心、把魚撈來撈去,讓小魚不能呼吸,就像妳被人掐住脖子一樣,很難受⋯⋯這些小魚天天這樣過,很快就會死了⋯⋯牠們很不舒服⋯⋯」我一邊走一邊說。
荳芽先是靜靜的聽著,等我說完魚的感覺,她眼眶漸漸紅了⋯⋯
過一下子,哇的一聲哭起來。「我不知道那樣會把小魚害死⋯⋯我以後再也不要撈魚了⋯⋯」
那一天之後,荳芽就再也沒有撈過魚了。
蝴蝶也曾經有過很喜歡撈魚的階段,後來是荳芽把我對她用的招數如法炮製的用在蝴蝶身上,讓蝴蝶也不再敢說她要撈魚了⋯⋯
我看到荳芽的課本出現這樣的內容時,曾經跟她討論過,這是台灣的夜市真實的景像沒錯,但是,老師在課堂上是不是告訴過她們不應該撈魚呢?荳芽說沒有。我完全可以理解,這就是台灣的教育⋯⋯
我們為什麼到學校讀書呢?我們到學校到底要學些什麼呢?
很少人在很小的時候這樣問大人吧?大了,自然也不會問自己。
我從荳芽小一開始,便時時把這樣的問題拿出來問她、跟她反覆辨證。
我們到學校是要學習的。「學習」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學習就是個體行為發生改變的過程。你本來不知道的,到學校學習而知道了;你本來做不到的,到學校學習而學會做了。學校,到底有沒有讓你達到這樣的學習目的呢?從小小孩一進校門那一天,便要教會他們天天這樣自問、反省⋯⋯
在生命教育這個領域裡,顯然我們的學校教育是沒有幫助我們達到學習的目的的⋯⋯
我們草草看過那個錯誤的海洋館後,因為不甘心千里迢迢來了一趟桃園了,便繞道老街去逛逛。在老街,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婆婆擺了一個釣玩具魚的攤子⋯⋯
這是婆婆的招牌。她擺在水裡讓孩子們釣的,不是活生生的小魚、而是軟膠做的假魚,不只有魚,還有青蛙、小鴨⋯⋯
蝴蝶說她想玩,婆婆給了她一套工具後,蝴蝶就開開心心的釣起魚來了。
這一次,蝴蝶釣得很高興,也沒有任何其他生命因為要成全她的開心而痛苦⋯⋯
※ 注意到了嗎?荳芽和蝴蝶身上都背了自己的水壺。
孩子出去戶外通常需要補充大量的水份,如果不自己備水,
孩子很容易要求買一些含糖量高的飲料,喝出一身不健康。
孩子從小就該練習出門自備自己需要的飲水及物品,還要自己背,
媽媽們不要老是當書僮,把孩子的所有東西都往自己身上攬⋯⋯
※ 不虐待活生生的小魚,
蝴蝶釣假的軟膠魚也釣得很開心,
瞧她樂得嘴巴張好大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