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有一段時間沒有跟大家分享荳芽的近況了。談起荳芽呢,就是要談台灣的小學教育囉⋯⋯
每天我下班回家時,荳芽已經把當天的作業做完,一本本該讓我簽名的本子整整齊齊的攤開、擺在我書桌上。上個星期,我看到她的作業上壓了上面那一張黑白速寫圖。我暗自好笑,大概是她的作業碰到難題了吧。
晚餐時,荳芽聊起她今天的作業有一張很困難也很無聊的練習卷,令她很頭大。
我節錄荳芽那張練習卷的幾個題目來考考大家,這是一張全部填充題的試卷,請把答案填在( ) 中──
◎農曆春節,家家戶戶會在除夕夜前( ),貼春聯,拜( );除夕夜全家大團圓,發( )、說( ),祝福彼此有個( )。
答案是→大掃除、祖先、紅包、好話、好新年。
◎清明節,祭拜亡故親人、( )、到祖先的墳前表達對祖先的( )。
答案是→掃墓祭祖、 懷念與感恩。
◎中元節,祭( )、放( ),宜蘭人在普渡後舉行( )活動,都充份表現( )精神,富有( )的節日。
答案是→孤魂、水燈、搶孤、博愛、人情味。
這是社會科的題目,顯然這個單元試圖教給孩子的是關於台灣傳統社會的節慶習俗。只是,我很懷疑讓孩子填寫這樣的試卷真能達到老師們所期望的教學成效嗎?
空格裡要填的其實是課本裡用的字句,意思是要順利的答出這張試卷,請把課文一字不漏的背下來。
荳芽雖然覺得這張練習卷無聊,但在我簽名之前,她還是把答案寫完、背熟了。她只是把她的感覺和困惑提出來和我們討論。
我覺得這樣的討論很有意思,比寫完這張練習卷本身有意思多了。
我問荳芽:「如果我沒背書,我在第一題最後那個部份『祝福彼此有個( )』的空格寫上"快樂的新年"(課本上寫好新年),這樣我算對還是錯?」
荳芽毫不猶豫的說:「對!『祝福彼此有個好新年』和『祝福彼此有個快樂的新年』都可以說呀!誰規定祝福的話一定要怎麼說呢?」
是的。這時候就要看各班的老師如何詮釋「教育」這件事了。
最後一題,「都充份表現( )精神,富有( )的節日」,這明顯需要填入的是描述抽象情感、意義的辭,這一類辭句更無標準答案可言。你說是充份表現出博愛的精神、我說是充份表現出敬天畏神的精神,就前後的文意,也都說得通。哪一個是標準答案呢?標準的定義是什麼呢?
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我告訴荳芽我的看法,舉例、分析、辯證;荳芽告訴我她的感覺,她說這些節慶習俗應該是懂了就好、不需要背課文,最好是帶她們小朋友親身去參加祭典,做一遍、想忘也忘不了,還可以玩。
那麼,怎麼面對這樣的練習卷呢?
照我對荳芽的老師的理解,她不太可能派這樣的作業。果然荳芽告訴我這是老師要來的別班的練習卷,老師要讓她們試試看不一樣的試卷寫法。我很可以理解在台灣當老師的難處,因為台灣的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很兩極,有些是像我這種不愛逼孩子寫評量的、有些又深怕孩子寫評量寫得不夠多。一班二十幾個孩子背後的家庭教育型態可能少說也有十幾種吧,老師是順了公意、違了婆意,為難。
我面對這種我不是很贊同的練習卷時,也不會跳起來去找老師理論,我知道她有她教學上的安排,畢竟她要面對的不是我一個家長而已,她要引導的也不是只有荳芽一個孩子而已。
我比較在意荳芽的反應。孩子面對她應該做卻不喜歡做的事時,她如何反應?
明明是作業、不寫又不行;可是,經過她小小的腦袋分析後這是件無聊又無趣的差事。荳芽的選擇是完成了她該做的事,畫一張自嘲圖自我排遣一下,然後,告訴我她的狀況。我鼓勵她把她對這張練習卷的看法寫在小日記讓老師知道。她寫了、也畫了。我看到老師很好的回應⋯⋯
我也有很多應該做卻不喜歡做的事。我不能放著不做,也不想邊做邊生氣,我要知道問題在哪裡,我知道了問題關鍵本質後,縱使不喜歡、也可以自我安慰的心平氣和去做了。
有時候,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很強大的威權制度、一整個社會鋪天蓋地來的氣氛,我們很不喜歡,但無處可逃躲。那麼,不一定非得抗爭不可,你可以輕輕的自威權身邊走過,相安無事。因為,你知道那是怎麼回事;更要緊的是,你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所在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