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連著看到兩則有關教育的新聞,很有感觸⋯⋯
第一則是台灣孩子以小五為學習分界點,上了小五之後課業加重,孩子通常要寫作業、複習功課到晚上十一點。新聞採訪了一位小女生,正忙著寫功課。她說:「如果在學校沒有好成績,跟不上別人,恐怕會交不到朋友⋯⋯」然後訪問了小女生的媽媽。媽媽說:「成績如果不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將來考不上好的學校,我也是為了她的未來著想⋯⋯」
第二則的新聞標題是「十四歲K醫學院」,有補習班業者推出只收全國前1%的資優生班,從國中開始準備將來考醫學院,他們超前教這些孩子未來高中的課程,等同於從國中開始準備考醫學院。新聞中訪問一位家長,他掩不住得意之色的說他也沒料到孩子竟然就考了全校第一名,所以才來上這個班吧⋯⋯
之前我只聽說幼稚園先學小一小二的ㄅㄆㄇㄈ和數學、小五小六先上國中先修班,沒想到現在的教育已經演變到國中先準備考大學了!我很想知道的是,這些總是不斷追趕著未來課程的孩子,如何看待現在正在學的課程呢?或者我可以這樣問:這些永遠把眼光和心力放在未知的將來的孩子,他們如何看待「當下」?如果眼前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將來的一個過渡,「活在當下」、「珍惜現在」的觀念該從何而來呢?
馬上要放暑假了。我聽荳芽說她有一些同學很厭惡暑假,這些同學表示平時上課日還可以到學校和同學玩,一旦放了暑假,他們只好整天關在安親班、寫更多評量和作業,比平時上課更痛苦,因而一點也不期待暑假的來臨。
要求一個孩子只是拚命的讀書,就像我們大人終年沒日沒夜的超時工作一樣,身體的勞累或許可以撐一撐,更大的折磨恐怕是精神上的匱乏貧瘠。被限制的、安排好的生活,一成不變的讀死書、背誦、抄寫,日復一日,即使撐過幾年,果真考上了名校,關於生活、關於課本以外的其他所有能力,也已經遠遠離去了。
放了暑假,讓孩子休息一下吧。
孩子已經辛苦的過了一個學期規律的學校生活,準時早起、準備考試、每天上學寫功課,在學校兢兢業業的過了一段團體生活。暑假生活是該讓他們學學自我安排、練習獨處、追尋自我的時候了。
荳芽和蝴蝶從幼稚園開始,我便年年讓她們放寒暑假。幼稚園時期的暑假是到保母蕾娜阿姨家,雖然阿姨沒有像幼稚園老師一樣帶課程學習,但「生活學習」是阿姨更擅長的。上學時總要穿戴整齊才能出門,放暑假到阿姨家便可以隨性一些,像在家裡一樣自在。僅僅是這個外在型式的轉變,已經足夠讓孩子心情放鬆。放假的意義,在此。
上了小學之後,荳芽和蝴蝶的暑假比幼稚園時期更多樣了。她們還是會有一二個星期去蕾娜阿姨家,現在大了,去阿姨家是幫忙照顧阿姨帶的其他更小的孩子,她們餵小baby、講故事給大一點的孩子聽,偶爾也充當小老師,教教其他孩子認幾個簡單的字和辭。當然,有一個星期要來我公司打工,瞭解一下媽媽的工作和公司。其他時間是游泳、參加一些營隊、和爸爸媽媽外出旅行、回南部陪阿公阿嬤……
休息,不一定是整天躺在床上睡覺,有的時候,只需要轉換另一種心情或者過過和平日不一樣的生活型態。放鬆、新鮮事物的激勵,都可以令人提振士氣,充沛活力,再回到固定的生活時,這股力量是支持我們努力的重要來源。
很多大人害怕讓孩子放假,總是擔心孩子心玩野了。兩個星期前,我們的一趟花蓮旅行讓我見識到了一個跟我們傳統思維完全不一樣的孩子表現。
去花蓮那一個星期已經是學期末了,學校馬上要期末考,我還是讓荳芽蝴蝶請了三天假到花蓮玩。出發之前,我很慎重的問她們:「可以嗎?」
有得玩,哪個孩子會說不可以呀?
我向她們解釋:「可以的意思是—妳們可以出去玩,但是也可以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作業和考試都可以準備好。是這樣吧?」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親近自然山水的愉快旅行。回台北後,荳芽和蝴蝶自動的一一把缺的作業補上,花時間準備考試。兩個人的考試成績竟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好,並沒有落後其他同學;蝴蝶在學期末甚至拿了班上前五名的學業成績獎狀(一至五名有獎狀,但老師不主動告知確實名次,我也沒問,所以我也不知道)。
我想,是休息的力量吧。休息令她們放鬆了心情,休息令她們有了新的力量面對考驗。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我想是—休息過後的愉快放鬆,令她們願意以更負責的態度來面對自己應該做的事,希望以好的表現,期待下一次的快樂休息。對自己多了一份責任感。
蝴蝶說的:「媽媽已經對我們很好了,要考試了還願意帶我們去玩,我們當然也要認真一點呀!不然不是太沒良心了嗎?」
※ 看山、看水,是休息。
※ 赤腳閒晃,是休息。
※ 嬉鬧,是休息。
※ 與家人分享,是休息。
※ 記錄生活,是休息。
※ 和媽媽對拍,是休息。
※ 放慢腳步,放寬心。休息一下,一切美好盡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