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前幾天貼了那篇【好學生的霸凌事件】,我才發現很多人小時候就有過這樣的經驗,更多的是焦慮又無計可施的媽媽們擔心自己的孩子面對霸凌時無法保護自己,當然,我也看到很多媽媽寫出了她們在處理這類事的無奈、沮喪。
很多人都知道我主張孩子之間有糾紛時,大人不要太快介入,留點時間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但面對某些孩子無力解決的重大議題或有人動手之類的紛爭,請不要誤會我會堅持老師和父母也都不要介入。只是,介入的方式永遠還是「以孩子為當事者」,和孩子談,聽他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從事件中學習到面對困境的處理態度,而不是大人之間來來回回的道歉或爭執誰家孩子的對錯。
我寫出來的那個案例,據我所知,老師和家長已經處理了。霸凌三人組其中一位平常功課表現就不太好、規矩也不是太好的孩子被認為是主事者,小P和另一位參與霸凌的好學生被好好的規勸了。在我看到的處理報告裡,小P在這些事件中好像是個「不太主動的霸凌者」,和她一起霸凌同學的另一位好學生表示她知道小P和小花吵架(不是勒索?不是霸凌?變成吵架了?)而她是主動選擇站在小P這一邊的(所以這樣說來也沒什麼集黨結社欺侮同學的意思)。事實是不是這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該道歉的都道歉了!就是算解決了吧!
那位被認定是主謀的功課不太好的孩子的媽媽親自打電話向小花的媽媽致歉。小花的媽媽表示她接到這樣的電話其實很難過,因為做錯事的不是那位媽媽。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偏差而需要出面向人致歉,是很令人傷感的。只是,誰能讓一個小四的孩子體會這些?
小P和另一位好學生的家長應該也被告知這件事了,但沒有任何表示,當然也不會有道歉這回事,我們無從得知他們真正的想法。
我在描述這個事件的上一篇文章中並沒有提出任何解決這類霸凌事件的方法,很多媽媽留言問我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處理?
我真的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不管怎麼處理,這類事件還是會一再在不同的校園、不同的孩子身上重演。
我在回覆幾位留言的討論時,曾經寫了以下一些話,這些話是我看孩子間霸凌事件的心情,也是我更在意的⋯⋯
「發生事情後,處理的方式有千百種,但我更有興趣的是去探究為什麼校園裡會這麼頻繁的出現這樣的霸凌情事,我也聽說現在的孩子時常動不動就說:『你如果不怎麼樣或如果你怎麼樣,我就不跟你玩了!』
「是不是我們在家都時常跟孩子說:『如果你不把功課先寫完,等一下就不能看卡通!』、『如果你考試沒有考一百分,就沒有禮物了!』
「是不是老師也都對孩子說:『如果上課愛講話,等一下就不能下課!』
「是不是這樣語帶威脅、利益交換的句型聽多了,孩子就依樣造句?
「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於是處處充滿威喝與利益交涉,而缺乏體諒與尊重。
「如果是一個問題學生霸凌另一個弱勢的同學,往往會選擇私下偷偷摸摸的方式進行,其他學生頂多禁聲不語,至少都還知道這樣的行為是會被處罰的壞事,不可以做。現在我看到的更大部份的例子是"班長"和"好學生"之類的孩子光明正大的號令其他同學一起在情緒上霸凌某幾個不聽話的孩子,而很多跟從的孩子只要事不臨頭到自己便不以為意,好像不認為自己在做壞事!
「這一類"班長"和"好學生"之所以可以威令其他大多數的孩子聽從,誰給了這一類孩子這樣的力量?
「是我們的社會!是父母!是老師!
「因為我們的社會給孩子看到的是單一的價值觀──書讀得好的人可以有某種權利,而這個權利大到足以凌駕"尊重"、"體諒"和"慈悲"等等我們一再希望孩子擁有的品格。
「因為父母一再讓孩子覺得只要你把書讀好、考試考一百分,其他的都是小事。
「因為老師在課堂上一再有意無意的稱讚這些考試考得好的好學生優秀,把這些成績好的好學生和其他一般的孩子區隔出來,讓其他的孩子誤以為聽從優秀的好學生準沒錯!」
事情發生後,只要老師和家長介入,再大的紛爭都可以得到表面的解決,孩子們不敢有異議。但我從不認為從此便可以風平浪靜。孩子們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恐怕這才是我們需要持續努力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