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Carol的部落格 > 讀者問Carol > 與叛逆期的孩子分享生活片刻
與叛逆期的孩子分享生活片刻
2017-09-12

 

 

前幾天,到我一位醫師朋友的診所看診。本來在診間看病的朋友出來跟我說:「我們櫃台小姐說是妳的讀者,上過妳的課,她不好意思跟妳講話⋯⋯」

 

原來醫生是替他的同事來開場白,櫃台小姐站在醫生後方,對我微笑。

 

我沒急著走,便和那位讀者聊了一會兒。

 

她問我:「荳芽蝴蝶都沒有叛逆期嗎?」

 

我說:「叛逆的定義是什麼?妳跟她講話講不聽、頂嘴?妳永遠不知道她在做什麼、總覺得她有秘密沒告訴妳?陰陽怪氣、神神秘秘?是這樣嗎?」

 

我的讀者笑了,回我差不多是這樣。她說她念高一的女兒沒這麼嚴重的叛逆,但她就是跟女兒沒什麼話聊,令她深感遺憾。她想知道我都跟荳芽蝴蝶聊什麼、怎麼聊。

 

我想,不只是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所有覺得和孩子(不管任何年齡)聊天(對話)有困難的父母,大多是先替聊天的話題設限了—孩子不懂的、與孩子的課業學習無關的、小孩在意而大人認為無關緊要的⋯⋯通通不聊。生活,本來就是由瑣碎的、日常的、表面看來或許不是那麼有重大意義的事組成的。去除了這麼大半的話題,的確真的沒什麼可聊了。

 

我喜歡閱讀、思考,我關心教育、在意我的人生。我當然和荳芽蝴蝶聊這些。但如果我只跟荳芽蝴蝶聊這些,我想,我只要一開口,她們大概逃都來不及吧!

 

那麼,我都跟荳芽蝴蝶聊什麼呢?

 

什麼都聊。聊我的童年,聊我的工作,聊我今天去了哪裡、見了誰,聊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聊我對人生、婚姻、愛情、友誼、生老病死的看法,聊我的擔心、我的害怕,聊我的快樂與悲傷,也聊我對她們的期望與想像。

 

因為,我什麼都跟她們聊;於是,她們也習慣把她們的事告訴我(我不敢說全部,應該是大部分,畢竟誰沒有那麼點小秘密呢?)這麼一來一往的我說我的事、她們說她們的事,我們雖然沒有天天見面,卻總是明白對方的生活、想法,情感因此而緊密親近。

 

親子間的對話有時顯得很困難,話題少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時候是因爲態度。大人經歷了歲月的洗鍊,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很想把這樣的體悟告訴孩子,於是,無時無刻老想著自己肩負教育孩子的責任。只要孩子提起的話題不夠深度,立刻顯現鄙夷輕忽的態度,孩子感受到了不被尊重,幾次以後,自然也不會再自討無趣的找來聊天了。

 

所有的成熟都是無數次幼稚的累積,成長是需要時間、需要過程的,我們不也都是這麼過來的嗎?尊重孩子在他那個年齡階段所表現出的對世界的理解及看法,可能是親子對話的開端。

 

我若說我和荳芽蝴蝶談書,肯定不稀奇。只要是我的讀者,一定都讀過我帶著她們閱讀、討論的文章。其實,除了書,我還跟兩個女兒談愛情、討論化妝、研究打理自己。

 

荳芽念的不是台灣的高中,所以她沒有被學校限制外貌的呈現,她留長髮、化點淡妝。明白什麼髮型、哪種款式的衣服適合自己,懂得把自己的外表打理得有型有款,我覺得是青少女值得花點時間學習的。念書和打理自己是不衝突的,懂得呈現自己美好的女孩兒,也會對自己有所期許的。因著我這態度,荳芽向來大方的跟我討論外表的種種,於是,我們之間,沒了禁忌,也就少了距離。

 

關於孩子的流行文化、偶像崇拜,我也視作成長過程的正常現象。很可惜的是台灣的戲劇、文學幾乎沒有發展出適合青少年的次文化。

 

幾年前荳芽蝴蝶還住家裡,她們看的是美國的青少年影集,「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The Suite Life of Zack & Cody)」、「少年魔法師(Wizards of Waverly Place)」、「孟漢娜(Hannah Montana)」。我當時是陪著她們一起看的,所以她們現在跟我提當年主演「少年魔法師」的小女孩、如今已經紅透全球的席琳娜.戈梅茲(Selena Gomez),我也還能對得上話。

 

前幾天我還在IG上看到「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劇裡的哥哥的真實結婚照,我line 給荳芽蝴蝶,我們同時感嘆「寇弟長大到可以娶老婆了啊!時間過得真快哪!」

 

親子之間的「代溝」,橫在其中,阻擋溝通的,不是年齡與世代的差距,而是少了那些共同經歷、分享的記憶,而親子間這樣的生活分歧,大約從孩子青少年時期開始。

 

我拍了幾張我在診所的照片line 到我跟荳芽蝴蝶的群組,還在放假的蝴蝶立刻回應我,已經開學的荳芽下課後也會知道我今天的行程。

 

我把我的line 給櫃台讀者看。對她說:「放輕鬆和孩子聊天、交換生活訊息吧!沒什麼不能聊的。讓她更了解愛她的妳是怎麼生活、怎麼思想的,她自然也會樂意讓妳更理解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