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學伴
2010-06-21

https://www.olbook.com.tw/BookDetail/7a0452d2-4e7f-11e7-9284-00155d07d602
 


生養孩子原來是件很私人的事,旁人無庸置喙。但孩子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看又是個公共議題,因為它牽涉到將來一個國家的社會氣氛、文化層次、人文涵養以及經濟競爭力。一年前我寫了《荳芽.不上安親班》及上個月出版的《蝴蝶.走走看看》,以我家兩個女兒的成長學習經驗映照台灣的教育實況,談我很個人的教養經驗、及我對台灣教育現況的觀察。我不否認我希望為我心愛的兩個女兒的成長作記錄的心意,但我還有更多更私人的記錄資料是永遠不可能拿出來出版的,因為那是我們家自己的事;我收錄在這兩本書裡的看似關於荳芽和蝴蝶的成長記錄的文字及圖片,實則關係到我對台灣孩子的成長及教育的觀察與關懷。

 

細心的讀者可能留意到我的文字書寫從來很少出現過「教孩子」這樣的字眼,我慣常以「引導孩子」來呈現。因為我總是以為大人(父母、老師)未見得有能力或應該教小孩,但我們對孩子又存在著無可推諉的責任,這責任是在孩子的能力尚未成熟到足以獨自面對現實世界時,我們應該提供給他們一個適當的、自然的、多元的成長學習環境,陪他們觀察世界、認知世界、感受世界,而後建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對世界的看法,自在從容的悠游於這個世界。父母對孩子實踐這個責任的過程,便是我慣常形容的「引導孩子」。

 

對於自己的孩子,我都不認為我可以教什麼了,更何況是對其他的父母讀者呢?

 

我自己定義我的書寫及出版是「分享」,從來不是教導。我分享我帶孩子的想法和作法,堅持而辛苦,但甘之如飴,未曾動搖、質疑;我從未想過教導其他跟我一樣愛孩子的父母如何愛孩子、帶孩子,我始終認為大家應該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陪伴孩子,而我這樣說並不表示我在面對某些曲解到大是大非的大原則時會鄉愿的討好妥協。

 

三年多前,我因為荳芽即將上小一而面臨到她課後安置的問題,經過一番思考、掙扎,我選擇了一條比較少人走的路──不讓荳芽上安親班,自己找了家教老師來帶荳芽的課後學習。(執行的細節已經都寫在《荳芽.不上安親班》書上了,我就不再贅述)之後,我陸續在這裡發表了一些文字分享我們家荳芽不上安親班的想法及作法,引起諸多迴響,而後出書⋯⋯

 

出書後這一年多來,荳芽升上了大家認為功課壓力較大的小三,仍然沒有上安親班,中間因為老師出國、小三的半天時間只剩兩天,家教老師便由媽媽我自己兼任,這狀況應該會持續到荳芽小學畢業。

 

原本只是我一個人孤獨的陪伴一個不上安親班的孩子,漸漸的,我看到了很多媽媽也開始行動。一年前我的書剛剛出版時,很多媽媽問我的問題是:「除了妳之外,還有其他媽媽也做到的例子嗎?」我知道這些媽媽擔心的是現實的台灣環境及經濟支援、老師的人選等等諸多問題,真的可以克服嗎?

 

當時我真的沒有把握回答這個問題。一年過後,現在我已經有很多、很多(多到超乎你所能想像的多)大型的、小型的、微型的、個人的讓孩子不上安親班的執行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了。

 

這樣的成果當然不是我出一本書可以促成的,而是所有父母的自覺心意慢慢發酵來的。

 

我出書後,能為其他有心落實讓孩子不上安親班的父母做的,實在太少。我只建議大家可以為孩子找學伴來減輕經濟壓力,讓不上安親班的理念可以克服經濟壓力這一關。很多媽媽希望可以有一個平台讓尋找學伴的資訊更容易流通,於是,我承諾可以開一篇文章來發佈找學伴的訊息。

 

就是這裡了。

 

如果你也正在或即將為你的孩子尋找課後共同學習的學伴,你可以直接在底下的迴響留下你的資料,請以公開的方式留,好讓其他的爸爸媽媽可以主動和你聯絡。希望大家都可以順利找到學伴~~(這篇文章底下的迴響如果沒有其他特別的問題,我就不再一一回覆了,這是留給大家的交流平台)。

 

找學伴請留意大家理念是否相同,及花點時間互相認識、瞭解,確認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

資料包含──

1.聯絡的email(請確認你的信箱不會擋信)

2.孩子的性別、年級及就讀學校(或即將就讀的學校)

 

如果將來你找到學伴了,也請記得回來留言告知,方便其他爸爸媽媽瞭解狀況,也免其他人再詢問你是否可以共組學伴。一個小動作,卻可以方便大家,麻煩了。

 

我只是提供一個平台,純粹讓大家有一個交流的管道,我和我的公司都不介入做介紹及媒合或居中聯繫的事務,安全的審核也要請大家自行留意。接下來要靠大家自己努力囉!

祝福大家,祝福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將來值得回憶的童年。

吳伶麗:
2024-01-16 1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