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莎在她的相本裡,貼了爸爸、媽媽和貓咪康拉德的相片
還有⋯⋯她原來的媽媽
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媽媽,莉莎卻有兩個媽媽呢⋯⋯
有一天,莉莎的爸爸媽媽很想要有個小孩,可是過了好久,媽媽的肚子一直都沒有小寶寶住進來,他們很難過。後來,莉莎的爸爸媽媽請社會福利局的人幫他們找一個需要新爸爸、新媽媽的孩子;這就叫做「領養小孩」,而那個小孩就是—莉莎。
莉莎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從媽媽的肚子裡生出來的,有一次她對媽媽說:「如果我是你生的,我一定會很喜歡住在你的肚子裡面!」然後她想到自己應該住過「第一個媽媽」的肚子,可是為什麼「第一個媽媽不要我呢?」媽媽聽了馬上告訴莉莎說,第一個媽媽並沒有不要你,她非常愛你,只是因為她很窮,沒有足夠的錢來養活自己和你,所以她希望你能到一個可以把你照顧得很好的家庭去。聽了媽媽的話,莉莎知道其實「第一個媽媽」是愛她的。
莉莎用新蠟筆畫了一張「第一個媽媽」的畫,然後剪下來貼進封面有顆大紅心的相本裡,兩個愛莉莎的媽媽都在這本相簿裡了。
一起住在一個家庭裡的人,如果彼此互不關心,也不相愛,那麼這就不是一個可愛的家;但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住在同一個家庭裡,只要彼此互相關心、彼此相愛,那這個家就可以變成一個真正溫暖又可愛的家哦!
原文書名:Und dann kamst du, und wir wurden eine Familie...
原出版語言:徳文。
桌布下載:
打開您的心,親親擁抱他
兒童福利聯盟 收出養組組長 / 王靜文
在多年的收出養服務工作經驗中,接觸了不少的收養家庭。大多數的時候,收養家庭與一般家庭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一樣努力經營親子關係,滿足孩子的所需。但不可否認的,收養家庭比一般家庭多面臨了一些特殊的親職課題,其中之一就是──和孩子談身世,然而,周遭親友中可能沒有類似的經驗可協助處理,許多收養父母只能靠自己努力摸索來解決問題。
對於孩子身世告知的問題,很多收養父母心中往往充滿了擔心與威脅。實務工作上,常常會接觸到因面臨告知孩子身世而忐忑不安的養父母,他們總是擔憂地詢問:「一定要告知孩子身世嗎?」「孩子在我們家裡生活得很快樂,他應該不會想知道生父母的事吧?」「孩子年紀還小,聽不懂什麼是收養,等長大成年後再告訴他吧!」「該怎麼告知孩子身世呢?幾歲告知比較合適呢?」「孩子知道身世後,會去找生父母嗎?」養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永遠不要知道這個事實,但又擔心孩子可能從別人的口中得知不適當的訊息,或突然得知身世時所受到的衝擊,而威脅到孩子對他們的信任。事實上,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懂事,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也變得更加好奇,他們似乎隨時有可能從任何管道察覺自己的身世,養父母可能會感受到,要保守一個家庭秘密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但是怎麼和孩子討論收養的問題呢?這一直是許多養父母的難題。
《你來了,我們就變成一家人》是一本和收養主題相關的繪本,作者以一本相簿貫穿了故事中的小主角──莉莎和父母親如何成為一家人的經過,以及莉莎從相簿中知道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作者透過父母親為莉莎製做的生命故事相簿,及溫暖而簡潔的陳述,讓莉莎知道了什麼是收養、她又為什麼被收養、在等待迎接莉莎來臨時父母的心情,以及在成為一家人後的新體驗。故事中,莉莎的父母不只一次傳達了「我們的小天使、永遠的小寶貝、不管別人拿什麼來交換,我們一輩子也不會放棄的小孩──就是你」這樣的訊息給孩子,並擁抱著她。這些充滿愛與承諾的言語及行動,讓莉莎和父母親產生了更親密的連結,也讓莉莎對家庭有了更深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當媽媽把相簿闔上時,你可能以為故事結束了,但是莉莎的小腦袋又冒出了許多的疑問……。事實上,與孩子談收養不能僅有一次,而是一個長期溝通的過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得一次次地和他們討論。一般來說,孩子對父母的感覺是很敏感的,他們很容易察覺父母對一件事情的迴避或隱瞞。如果「身世」在家庭中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孩子反而會因為好奇而讓父母產生更大的威脅感,甚至造成親子溝通障礙。當然,每個孩子對身世的好奇程度反應不太一樣,如果您的孩子和莉莎一樣想要知道更多有關自己的事時,莉莎的父母真實而正面的回應,可以提供您一些靈感。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開放而真誠的態度,不僅讓莉莎更容易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和疑問,也讓莉莎感到充分的安全感與被接納。養父母雖然不是孩子「血緣上的父母」,但與孩子的關係越親密、溝通越坦承,養父母在孩子「心理上的父母」的地位就愈穩固,孩子在自我認同及歸屬感上就能發展得愈好,而未來任何的身世訊息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也就能降至最低。
《你來了,我們就變成一家人》是一本能幫助父母與孩子討論收養、討論身世的溫馨繪本。透過作者活潑、充滿愛的文字敘述與繪者生動、溫暖的插圖,讓孩子清楚了解莉莎被收養的故事及父母親的關愛。另外,作者也提供了父母親一個談收養、身世的好工具──透過相片、圖畫或文字,製作一本專屬於孩子的生命故事書,從孩子出生開始的成長紀錄,包括了:特別的事情、特別的人、快樂的事,或悲傷的事。透過生命故事書,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成長點滴,進而建立對家庭的歸屬感。
關於收養,您是否有不同的方法或處理經驗呢?或者,您也可以用書中的方法來幫助您的孩子了解收養、身世。也許一開始的回答不是那麼順利也不盡理想,但請您不需要太焦急或沮喪,因為往後您仍有許多機會可以和孩子重提這些話題,透過一次次的交談、討論,孩子終究會修正自己的想法,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平衡點。
親愛的爸爸、媽媽,最重要的是,請打開您的心,接受孩子的感受和疑問,請不要關上親子溝通之門。
窗邊的女孩叫莉莎。她會騎腳踏車,也會畫有頭髮、耳朵和一根根手指頭的娃娃。她最喜歡畫的就是她的家人:爸爸、媽媽、貓咪康拉德,當然還有她自己。可是今天莉莎卻不太想畫畫。
「怎麼啦,莉莎?」媽媽從工作室裡大聲地問,「怎麼不玩遊戲呢?」
莉莎搖搖頭,她不想玩。
如果媽媽不用工作的話,莉莎說不定會和媽媽一起玩牌,或是玩寄居蟹、辦家家酒,也可以一起看書,再不然就爬到媽媽懷裡撒嬌一下也行!
可是媽媽要工作,要一直坐在電腦前面⋯⋯
莉莎想著到底要做什麼好⋯⋯
媽媽做完工作了,爸爸也正好回到家。莉莎最喜歡迎接爸爸下班了!爸爸總是會張開雙臂,讓莉莎跳進他的懷裡。要是媽媽和貓咪康拉德也跟他們抱在一起,那就是一個真正團圓的大家庭了!
忽然間,莉莎想到要做什麼好了。
「來說故事嘛!說說我是怎麼來到你們身邊的,我好想再聽一次喔!」莉莎抱著一本大相簿,對爸爸媽媽撒嬌。相簿的封面有顆大大的紅心。
莉莎爬到爸爸媽媽的身邊,靠著爸爸媽媽,充滿期待地等著聽故事。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故事。講的是莉莎怎麼來到這個家的故事。這是莉莎的故事,也是全家人的故事。
媽媽打開了相本,說:
「好久、好久以前,你還沒來到這個世界上。爸爸有一次非常溫柔地親吻媽媽⋯⋯,從那一天起,我們就開始想要一個小孩。
可是,媽媽的肚子一直沒有小寶寶住進來,等了又等、等了又等,還是沒有,我們很難過。但是過了一陣子,我們有了另一種想法:說不定這世界上,某個地方,有個孩子也正在等著我們呢!
我們想到了一個很棒的點子!
第二天,我們馬上趕到社會福利局。社會福利局的人專門幫忙想要小孩的大人跟想要爸爸媽媽的小孩。
爸爸媽媽告訴他們:「我們想要當爸爸媽媽!有沒有需要新父母的小孩呢?」接待我們的那位太太非常親切地告訴我們,這就叫做「領養小孩」。她很樂意幫我們找到一個需要爸爸媽媽的孩子。
我們一直夢想著你的到來,每天都充滿期待地等喔!
我們一直渴望擁有的小天使⋯⋯就是你。
終於,有一天⋯⋯我記得很清楚喔!我正在煮麵,電話響了──是那位親切的太太打來的!
她告訴我:「我們找到她了,她叫莉莎。」
真的嗎?突然間好像有成千上萬隻蝴蝶在我的肚子裡飛舞,我高興得跳起舞來,就像沸騰的水面翻滾的泡泡。
那個讓我高興得像要飛上天的孩子,就是你。
一切都準備好之後,迎接你的日子終於來了。
爸爸握著我的手,我也握著爸爸的手,我們就這樣緊緊握著對方的手一起去接你回家。
我們興奮地看著你的小床;那個和我們對看、把波浪鼓遞給我們的小女孩,就是你。
一雙溫柔的小手和一個迷你的小鼻子,
你是我們見過最可愛的小嬰兒了!
我很小心地把你抱在懷裡:
「嗨,我能不能當你的新媽媽呢?」
那時候你還不會說話,但是,你──笑了。
我緊緊抱著你、親親你的小手和小腳,爸爸一直輕輕摸著你的小臉蛋。
那個溫柔地靠在我們身上的小孩,就是你。
我就變成你的新媽媽,
爸爸就變成你的新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