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書系介紹 > 親子生活教養系列 > 如何盡早發現孩子的天分?【暫時缺書】
如何盡早發現孩子的天分?【暫時缺書】
Talente entdecken und fördern
作者:湯瑪士.馮.克瑞夫(Thomas von Krafft)、愛德溫.撒姆克博士(Dr. Edwin Semke)
繪者:
譯者:林映君
叢書系列:奧林專區親子生活教養系列
書籍編號:OLPA011
ISBN:978-957-0391-67-1 / ISBN-10:957-0391-67-7
176頁 / 平裝 / 21.5 cm × 16 cm
出版日期:2006 年 11 月 27 日
定價:260元 / 優惠價:234


你家小孩可能是個小愛因斯坦、小莫札特或是小比爾蓋茲
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潛藏著某種天賦,但不是太晚被發掘出來,就是根本沒被發現
爸爸媽媽究竟該怎麼做,才不會埋沒了孩子的天賦,幫助孩子盡早發展天賦呢?


  

  兩位啟發孩子天分的德國教育專家提供你—
  十種不同天賦才能的基本測驗 天賦剖面圖 大量啟發天賦的方法
  幫助你發掘家中的小天才!


  所有希望協助孩子真正發揮他的天賦才能、奠定創造美好未來基礎的父母一定要有的一本教養書!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在音樂、美術、科學等領域擁有特別卓越的表現。我們可以說這些人在這些領域裡具有特別的天賦。為什麼某些人在某些領域中會特別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能力呢?而這也是父母最想知道的──我怎麼樣才能發現孩子的才能?該如何協助孩子發揮他獨特的天賦與資質?

  根據研究,孩子的天賦才能包含十個領域:一般社會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表現成就的動機、空間思考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能力、運動才能、手工藝技巧、音樂才能、創造力。其中,一般社會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表現成就的動機可以說是21世紀裡最重要的三種能力。想要發現孩子的天賦、打開孩子的天賦,父母除了要有極大的耐心長期觀察孩子的表現、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之外,透過一份有科學基礎的問卷來做測驗也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讓更多孩子能夠真正發揮他們的天賦才能,湯瑪士.馮.克瑞夫和愛德溫.撒姆克博士兩位專家以平實、客觀、科學、中肯的態度共同撰寫此書,希望能夠協助家長們藉由本書去發掘潛藏在孩子身上的真正天賦:

◆隱藏在孩子身上的天賦才能有十種領域:作者一一提供您建議與方法,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孩子特有的才能。
◆十種不同天賦才能的基本測驗:從問卷的結果,您可以為孩子製作一張個人的、天賦剖面圖表。透過這張圖表您可以一目了然、明確地知道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分別在那裡,進一步幫助您啟發孩子的天賦。
◆參考天賦剖面圖和大量啟發天賦的建議:第三篇裡包含了很多實用建議、遊戲以及教育方面的的輔助工具。您可以利用這些來幫助您的孩子用遊戲的方式,有效地發揮他的才能。

  一個孩子的天賦和才能如果能夠從小得到適時的發展,那麼在他未來的日子裡,他不只可以充滿自信、自我肯定,更能為來的事業奠定成功的基礎。因此,爸爸媽媽應該把協助孩子發展天賦看做是自己應盡的責任。

 

 

原文書名:Talente entdecken und fördern

原出版語言:德文

【關於作者】
湯瑪士.馮.克瑞夫(Thomas von Krafft)


  湯瑪士.馮.克瑞夫主修社會教育學系。曾擔任不同教育中心的研究負責人。
  湯瑪士本身即具備了音樂和運動才能。他經常發現許多孩子的天賦並沒有被發掘出來。1998年,設立了才能分析的「青年世界機構」。此外,他也撰寫了許多有關天賦研究方面的書籍和文章。湯瑪士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愛德溫.撒姆克博士(Dr. Edwin Semke)

  愛德溫.撒姆克博士主修生物學及心理學,博士論文題目為「才能分析的心理測驗過程」。過去曾任慕尼黑和耶拿大學的兼任講師,以及慕尼黑工商業聯合會的講師。現為「青年世界機構」的科學領導者,也是許多關於天賦研究出版品的作者和科學諮商員。

 

 

父母是發掘及發展孩子天賦的推手

  天賦,這個詞一直都具有一種魔術般的魅力。  
  每當人們一談到「天賦」這個字眼,幾乎都會帶著一種崇敬的心理。我們會很驕傲地說:「這是人類最了不起的潛在天賦」,或是「並不是人人都擁有這種特殊能力的」,我們甚至會說:「這是敬愛的上帝在我們熟睡時,賜給我們的禮物。」
  這份天生注定的禮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人開始研究了。羅馬歷史學家兼詩人提多.普勞圖斯(Titus M. Plautus)在西元前二○○年曾寫道:「天賦,常常是不容易發現的。」
  有許多研究者曾經試著想要確定智力、天賦與遺傳之間的關係。今天,研究學家越來越相信這兩者之間(智力、天賦與遺傳之間)有著複雜的關聯。樂觀主義者認為,雖然我們的研究已經有一點頭緒,能稍微解開天賦的祕密,但人類至少還要經過三十至五十年才能獲得真正的研究成果。
  不過,目前有兩項和天賦有關的重要工作需要我們積極去進行,那就是──發掘天賦並促進天賦的發展。光是這兩項領域,我們就已經有太多工作要做了。過去數十年來,雖然全世界各地已經有許多人不斷進行天賦的發掘、促進和應用等相關研究,但是我們發現,想要發掘天賦一直都是一項極為困難的工作。
  根據最新的研究指出,將各種不同臨床實驗的結果加以整合,如:將父母和老師的評估結果綜合起來,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因此,這本書除了提供您相關的資訊之外,對於許多促進孩童天賦發展的技巧也有詳細的說明。您不只可以將自己寶貴的經驗和觀察,透過一種有系統的問卷調查方式來對孩子的天賦進行判斷,您從中得到的知識,對於幫孩子選擇學校、評估孩子的在校成績、課後活動的選擇等,也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湯瑪士.馮.克瑞夫(Thomas von Krafft)
愛德溫.撒姆克博士(Dr. Edwin Semke)

前言:父母是發掘及發展孩子天賦的推手

Part 1 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幫助孩子盡早發展天賦?
1 什麼是天賦和才能?

特別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
如何辨別孩子的天賦?

 成功地找出孩子的天賦所在

2 什麼是「才能研究」?
尋找人類的天賦

 跨出長遠路途的第一步
 嘗試和錯誤
 人類不只隨著歲月成長,也和知識一起成長

3 學校可以協助發展孩子的才能
 學校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天賦?
 在學校裡想要發掘孩子的天賦可能遇到的阻礙

4 父母怎麼樣才能發現孩子具有某方面的天賦?
 對孩子來說,什麼才是「最好的」?

5 從測驗中可以看出什麼?
科學性的測驗必須具有客觀性、符合信度和效度

 為什麼「質性標準」很重要?
我們提出的問題,測驗結果將會為我們解答

6 一份對父母和孩子有幫助的問卷
包含十個領域、符合最新研究標準的天賦才能測驗

 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發現孩子的天賦?

Part 2 才能問卷:協助您了解孩子的十項重要特質
1 如何利用這份問卷?

 做測驗時必須遵守的一些原則

2 一般社會能力:一種很重要的人格特質
 社會能力包含個人內在的能力和與人相處的能力
 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程度的社會能力
 如何發展社會能力?
 社會能力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3 社會適應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發展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4 追求成就的動機
 如何發展孩子對於追求成就的積極性?
 什麼東西會引起動機?

5 空間思考能力
 如何發展孩子的空間思考能力?
 空間思考能力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6 邏輯思考能力
 如何發展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邏輯思考能力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7 語言能力
 如何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8 運動才能
 如何發展孩子的運動才能?
 運動才能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9 手工藝技巧
 如何發展孩子的手工藝技巧?
 手工藝技巧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10 音樂才能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具有音樂天賦?
 如何發揮孩子的音樂天賦?
 音樂天賦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11 創造力
 如何發展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可以應用在那些方面?

12 分析並加以運用
 査出數值,製作出一個天賦剖面圖
 清楚的天賦剖面圖
 對於測驗結果的詮釋

13 個人特質分析
一般社會能力
 17-50分者:幾乎沒有或不太明顯
 51-68分:明顯
 69-85分:很明顯
社會適應能力
 17-50分者:幾乎沒有或不太明顯
 51-68分:明顯
 69-85分:很明顯
追求成就的動機
 17-50分者:幾乎沒有或不太明顯
 51-68分:明顯
 69-85分:很明顯

14 七項才能的總體分析
 17-50分者:幾乎沒有或不太明顯
 51-68分:明顯
 69-85分:很明顯

Part 3 鼓勵您的孩子
1 孩子的助跑器:讓他的天賦充分發揮
 一個和年齡有關的問題:每一件事情都在改變……
 發現孩子的天賦,並給予肯定
 正確的啟發:開始著手吧!
 幫助孩子發展才能的一些建議

2 激發孩子的社會能力
 兩代之間的溝通
 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帶來良性循環
 將感覺訴諸文字
 如果我是你的話……
 經營友誼
 獨處也是需要學習的
 幽默感讓生活變得更輕鬆、容易
 教導您的孩子禮貌與規矩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

3 適應能力的正、反兩面
 適應性高並非總是好的
所以,請支持您的孩子
 教導孩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法
 當不同文化相遇的時候……
 適應力佳的孩子通常很樂於助人
 妥協、信任別人是好隊員應該具備的能力
 柔軟的態度可以創造和諧的氣氛
 從自我中心走出來
 相信別人良好的意圖
找出一個良好的中庸之道
 幫助別人也要有方法
 保有自我是很重要的
 保持適度的懷疑態度
 讓步也要有個界線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4 激發成就動機:以興趣為學習前提
 找出孩子內在的「發動機」
 找出可以激發孩子最大動機的方法
 為什麼這些人會成為孩子崇拜的偶像?
 做紀錄
 增強孩子的動機:讚賞與肯定
 父母的期望和表現行為必須一致

5 如何協助孩子提昇空間思考能力?
 給小小室內設計師的一項遊戲
 判斷遠近的遊戲
 讓孩子當響導的遊戲
 盲人遊戲
 進行一趟宇宙之旅
 每週一問的遊戲
 設計一個城市或花園
 練習工程繪圖
 如果我是建築大師……
 電腦3D遊戲

6 培養邏輯思考能力一點也不難
 猜謎遊戲
 實驗可以讓思考更活躍
 購物的節省方法和邏輯訓練
 各種不同的下棋遊戲
 每週自然科學一問
 電視也有很重要的功能
 學習電腦也可以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自然科學可以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參加競賽
 如果……會發生……

7 當說話是金的時候:語言能力
 和孩子一起進入閱讀的世界
 閱讀,是多麼讓人歡喜!
 閱讀圖片讓孩子想要知道更多
 閱讀的火花就在不小心中產生了
 透過信件互相傳遞文學
 透過觸摸來描述一件物品
 吟詩,表達我的祝福
 自己來做首短詩吧!
 故事接龍
 輪流說笑話
 有趣的拼字遊戲
 每星期一則家庭箴言
 禮貌的電話應答
 練習寫作文
 寫一本自己的書
 將生活化的外語融入日常生活中
 「交換外國學生」的遊戲
 多棒的一齣戲劇!
 把書籍和圖書館變成孩子的好伙伴
 參加閱讀與寫作競賽及相關課程

8 不斷向前進:練習運動才能
 向上爬,向下爬……
 多做可以消耗體力的運動
 跑向草坪,親近大自然!
 藉由運動和他人建立友情
 參考不同的運動課程
 自己製作運動獎章
 觀看體育活動
 游泳是一種很適合全家人的運動
 試試看馬戲團藝術表演技巧
 做孩子心中的運動模範
 圓形的東西:球類運動
 遊戲場的冒險活動
 身體的自覺

9 刀子、鉗子、釘子:手工藝技巧
 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和各式各樣的工具打交道
 超簡單的釘木板技巧
 各式各樣物品修理站
 做一名雕刻家
 建造一座火星殖民地
 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

10 音調和音符的國度:音樂才能
 有趣、美妙的兜風之行
 對敏銳聽覺的良好訓練
 和孩子討論音樂
 停留在音樂的韻律裡
 用音樂來導演一部電影
 聽現場音樂會
 玩音樂
 玻璃音樂會
 學習玩一種樂器
 參加合唱團
 進階訓練:自己作曲

11 促進創造力──激發想像力
 無聊是一定要的
 舉辦派對,瘋狂一下
 重新設計、布置家裡的擺設
 一起發揮美妙的想像力
 每個孩子都想要的:玩耍
 「多樣性」的玩具
 「變!」紙盒變成房子了!
 很簡單地變成另一個角色
 會發生什麼事呢……
 喔,多棒的禮物!
 建築、雕刻、鑄造──讓孩子置身其中
 小小室內設計師
 如果可以變成動物,你想要變成什麼?
 搭配相片或是影片的圖畫故事
 不斷研究、嘗試,找出解決方法
 大決定和小決定

Part 1
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
幫助孩子盡早發展天賦?

 

  才能、天才、天賦,這幾個名詞到底代表什麼意義?我們所謂的「才能」,到底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
  人們在很久以前就提出這個問題。現在,您可以從本書中得到答案。
  這本書將告訴您──在學校及家裡有那些方式可以協助您找出孩子是否具有某項天賦?這些方法又該如何使用?此外,您也會發現想要發掘孩子的天賦,利用有科學基礎的測驗和標準問卷也是很重要的。

 

1 什麼是天賦和才能?

  在音樂、美術、科學等領域擁有卓越表現的人,我們都會認為這樣的人在這方面特別有天賦。
不過,天賦到底是什麼?才能的定義又是什麼?為什麼某些人在某些領域中會特別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能力?
  通常,父母最想知道的是──我怎麼樣才能發現孩子的才能?該如何協助孩子發揮他獨特的天賦與資質?
  關於「才能」、「天賦」和「天才」,我們特別做了如下的區別:
◎才能,指的是一種天生的秉性或能力。這種能力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人在科學、實用技術或是藝術方面有特別傑出的表現。
◎天賦,這個名詞源於希臘文”tálanton”,指的是在特定領域裡,一生下來就具有高於一般人的天資;不過,創造力還未到達天才的程度。
◎天才,是指在智力上高人一等,而且極富創造力。根據統計,真正的天才只占總人口數的0.1%。

特別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
  
  天賦,是從那裡來的?為什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某項天賦或是某種能力呢?人們一直以來就有這樣的疑問。
  天賦是與生俱來、不容改變的嗎?還是,才能與天賦是環境所造就的?才能研究專家指出,特殊能力的表現不可能僅僅是本身天賦異秉使然,也不完全是透過學習過程和受到環境的影響。專家們傾向於認為──天資和環境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不過,我們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天資和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程度到底有多少。我們可以以下面這個例子來做說明:一位音樂家的傑出表現有60%是受到遺傳的影響,有40%是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而一個人在智力方面的表現,有70%是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有30%是後天環境所造成。
  關於一個人的特質,也和上面的例子一樣,都受到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研究顯示,天生害羞的人,他的溝通能力可經由後天的努力來獲得改善;更明白地說,天生害羞的孩子,他在孩童時期所處的環境對他的影響相當大。一個人的天賦、才能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先天的能力和後天環境交互影響之下所顯現出來的結果。天賦顯現出來的程度,也會因為資質和環境因素的交互影響有差異而有不同。

如何辨別孩子的天賦?

  在北美洲或日本,「個別才能的發展」早已經是個常見的議題,但德國直到幾年前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至少已在公開的討論中談論到。
  德國人一直存在著一種固執的想法,認為──天賦、才能會順其自然地發展,任何一個人只要有心去發掘,都可以辨識出這個人是不是具有某種才能。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這樣的論點是不正確的。烏姆大學的心理學家海頓.史徳格博士(Dr. Heidrun Stöger)的研究指出──對於孩童天賦的判斷,父母和教師只能辨別出其中20%到30%的孩子具有某方面的天賦!到目前為止,這項估計數字還算相當準確。
  仔細思考,既然我們能辨別出孩子具有某種天賦的比率這麼低,那麼一份改良式的「才能診斷書」對我們來說,顯然是非常需要的。目前有關才能的研究顯示,我們必須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而且還必須改變原本的想法。

成功地找出孩子的天賦所在
  「標準化的測驗」是目前用來發現才能最好的一項工具;可以發掘出約70%的孩子所具有的才能。有些研究測驗甚至得到更好的結果。但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仍有很多父母並不知道他們有那些資源可利用。
  在這本書裡,您可以看到一份標準化的測驗(從第二篇第一章開始)。如果您將書中的問卷結果和專業的才能分析做一個整合,那麼,您就可以對自己孩子的才能和智力結構有最好、最精確的了解。
  當您發現孩子可能具有某方面的天賦時,利用這份標準化測驗,並綜合其他人的意見或相關資料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父母、老師、教育專家以及其他與孩子有關係的人,都必須更注意這位小小學習者的學習狀況,而且所有這些人也要定期地彼此交換相關資訊。

--------------------------------------------------------------------------------------------------------
重要

智力測驗只是才能分析的一小部分
  很多人都以為才能分析和智力測驗是相同的東西。事實上,智力測驗的結果只是才能分析的一小部分而已。
  目前,我們對於「很有才華」和「天才」這兩個詞彙的定義也不是很明確。基本上來說,在「很有才華」這群人當中,只有前2%的人會被稱為「天才」;不過,現代人格特質心理學家認為這樣的區分法很有爭議,因為這種區分法只做出「量」的分析,並沒有進行「質」的分析。
  天才的腦袋和其他人的腦袋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只不過是腦筋動得比較快一點、比較有效率一點罷了。
--------------------------------------------------------------------------------------------------------

2 什麼是「才能研究」?

  很久以前,人們便已經開始對人的需求、心理障礙、個別的行為模式、人格特質、特別的才能和能力或是智力等,進行了解;甚至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就已經有人努力地做過研究。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即猜測──大部分人類的才能都沒有被發掘出來。在18世紀末期,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曾告誡年輕的一代:「你們從你們父親那裡得到的東西,要去贏得它、學會它,以及擁有它!」
  經過100年之後,約1900年,智商(IQ)的發明者威廉.史丹(William Stern)指出:我們不可能認識世界上所有的原料(指鋼鐵、木材、水泥等天然原物料),但我們對於自身的精神原料,也就是我們的天賦、才能的容量和種類的認識更是少得可憐。對我們來說,精神原料比起天然原物料可是重要多了!
  在2001年,馬堡大學的才能研究教授底特立夫.羅斯特(Prof. Detlef Rost)說道:「促進才能的發展是一種人權的表現。我們應該致力於促進個人才能的發展。」

尋找人類的天賦

  在心理學裡,關於差異領域的議題,早在數十年前即已經有人開始在進行研究(見第9頁的BOX:心理學的發展故事)。很顯然地,人類對於個別天賦的探索並不會比尋找自我來得少,而且這種「自我認識」在今日已變得更有意義。

跨出長遠路途的第一步
  18世紀時,科學家曾經借用顱相學(一種「頭顱理論」),為才能研究帶來一線曙光。顱相學者相信,由頭部形狀的差異可以判別個人的特質、特性和能力。
  由圖中的照片,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的做法是讓受試者在頭上戴上一個鋼盔。但是這種「心靈占卜」,也就是心智的測量,並不具有任何實用性的價值,而且當時所獲得的結果,在今天的研究裡也不具有任何意義。

嘗試和錯誤
  有關智力和其他人格特質的測量,第一個有紀錄的測驗是自然研究者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親戚,法蘭西斯.加藤爵士(Sir Francis Galton, 1822-1911)所進行的測驗。他所採用的方法,在今天看來是不可行的,甚至可以說是荒謬、不合理,不過他畢竟是第一個嘗試者。例如:他利用笛子來測試智力,看測試者可以聽出那些聲調。加藤認為,一個人如果能聽到越高的聲調,表示他越聰明。在另一個測驗裡,加藤讓參與者判斷:一個槍彈盒和一個藥棉盒,那一個比較重。還有一個實驗是測試受試者對玫瑰花香的敏銳度。
  紐約的心理學家詹姆士.麥金.卡特爾,在1890年將這些測驗結果和學校成績或是其他個人成就做比較,如他所猜測的,這種測驗和學校成績或個人成就的表現並沒有關聯。

人類不只隨著歲月成長,也和知識一起成長
  1905年,法國人雅佛列.比內(Alfred Binet)和他的同事提歐兜荷.西蒙(Théodore Simon)共同發展出一套包含30個測驗題、由淺入深的測驗,稱為「比內-西蒙量表(簡稱比西量表)」。他們用這個測驗來測量孩童的心智能力,並預測他在校的表現狀況。同時,他們也用這個測驗來測試一個孩子的詞彙量有多少,還有他對語言的理解力、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邏輯關聯性的了解程度。例如:以「一粒橘子、一個梨子和一顆蘋果加起來會是什麼?」類似的問題來詢問測試者。
  比內和西蒙把從測試中得到的結果和孩子的生理年齡及心智做了比較。這個結果幫助我們確定──當一個小孩的心智年齡比他的生理年齡還高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加速」他的成就發展,在才能表現上遙遙領先;相反地,如果一個小孩的心智年齡比他的生理年齡低的話,他的才能表現是不是就會呈現緩慢的進展狀態。
  這個測驗很成功,對於現代研究也有相當的影響。1916年,美國心理學家勒威.托門(Lewis Terman)將這個測驗引進美國,並將題目加以翻譯、修正,使這個測驗符合美國的社會文化,又稱為「史比量表」(Stanford-Binet Test)。

----------------------------------------------------------------------------------------------------------------------------------
心理學的發展故事
  心理學被視為科學已經有150年的歷史,是由身兼醫生、心理學家、生理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的威廉.馬克思密里恩.文德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 1832-1920)所建立。1879年,他在萊比錫設立了全世界第一個心理學研究中心。
  大約在100年前,差異心理學從心理學分支出來。這個學科主要是致力於個案差異的分析與描述。
----------------------------------------------------------------------------------------------------------------------------------

智商(IQ)一詞的誕生
  1911年,德國科學家威廉.史丹(William Stern)首先提出「智力商數」,簡稱智商(IQ)。史丹導出了一個公式:心智年齡除以生理年齡,再乘以100,得到智力商數【IQ=(心智年齡 / 生理年齡)× 100】。由這個公式所算出來的心智年齡如果高於生理年齡,那麼智商就是高於平均值(超過100);相反地,如果智力年齡低於生理年齡,那麼智商就是低於平均值。
  1939年,美國學者大衛.魏斯樂(David Wechsler)引進了以其命名的魏式量表。這是按照統計學者高斯的常態分布圖所製作的智力模型,也是我們現在大部分使用的計算方式。從一個平均值100看來,如果結果落在左半部,表示智力偏低,如果落在右半部,表示智力偏高,劃分為所謂的標準差(每15分為一個單位)。
  這樣的區分法適用於所有才能領域及人格特質,所呈現的結果也很有意思,因為它很精確地顯示了受試者的成就表現,不論是邏輯思考、團隊能力或是行動力。這也表示我們從圖表裡不只可以將測驗的結果視為有絕對的價值,而且還能看到所有受試者在各方面能力的百分比如何。
  德國最有名、最常用來測量智力的測驗有兩種:「單一智商測驗」,稱為「漢堡魏式智力測驗」(Hamburg-Wechsler-Intelligenztest,簡稱HAWIE),以及孩童的智力測驗(簡稱HAWIK)。

能力是可以測量的
  在「差異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傳統心理學的領域。傳統心理學的領域包括邏輯性思考、語言能力、空間的想像能力和手工藝技巧。在這些領域裡,才能可以透過智力測驗被發掘出來。經由這些智力測驗,我們會發現學者已經得出的各種天賦、才能種類並不是固定不變,而是仍然持續增加中(例如:一開始只有邏輯思考能力,之後又增加了團隊能力、藝術鑑賞能力)。
  這項新的研究是由羅伯特.J.史坦堡(Robert J. Sternburg)和霍華.嘉德那(Howard Gardner)所推動。他們所考慮的層面不再只是傳統的智力項目,還包括了音樂能力、創造力、運動能力、情感表達能力,甚至是心智能力等。

3 學校可以協助發展孩子的才能

  在德國,能夠循序漸進協助有天賦的孩子發揮才能的小學並不多。儘管已經有許多小學老師在這方面投入心力,但這項工作仍然是一種特別,或者說是一種額外的輔導而已。目前,德國小學的真實狀況是──在大班級裡,老師幾乎不可能幫助到每個孩子。因此,如果有一所學校對於孩子的天賦有全面性的認識、知道如何協助他們在學校裡發展天賦,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某些孩子或青少年在某個領域的確是特別有天賦,而且可以比其他孩子學得更快、更多。如果這些有特殊天賦的孩子想要好好發揮他們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將需要更多的協助。因此,只有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才能夠滿足學生個人的天賦發展。

學校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天賦?

  孩子必須個別得到協助,才能夠發揮他們的天賦。
  「資優班」,是專門為那些可以比其他孩子更快、更早完成該年學業的學生設立的。這個做法能讓一些天才型或是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可以在一個適合的環境裡得到適合的發展。但遺憾的是,資優班所認定的才能往往不包括創造力、音樂或是語言方面等其他優異的能力,而是只有好成績的學生才會被挑選出來。這種機會不應該是只提供給具有優異成績的學生,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特殊的才能。
  另一種能夠讓孩子發展天賦的機會就是──「跳級」。這種方式當然也是只有少數天資優異的學生才能做到。不過,一個孩子是不是能跳級,必須經過特別諮詢及評量,也只有很少比例的學生才能接受這樣的評量。一般來說,跳級的制度比較嚴謹,因此適用於跳級的學生也相對地更少;各種分門別類的資優班的設立反而比較普遍,例如:劇場實驗班、數學資優班、創意思考激發班等等。不過,這類特別課程也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設立,只有少數學校有提供而已。
  實際上,就算是大多數的學校都有設立這類特別課程,也還是不夠,我們還需要一項專門針對學生設計的「天賦診斷書」。因為,沒有這項天賦診斷書,我們又怎麼知道每個學生的天賦在那裡、正確地安排他們接受這些特別的課程呢?

在學校裡想要發掘孩子的天賦可能遇到的阻礙

  想要在學校裡發掘孩子的天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夠幸運的孩子和父母常常是一點機會也沒有。幸好,現在大部分的老師對於天賦分析及協助學生發展天賦的必要性,已經有所認知!
  不過,尋找天賦這件事並不容易,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阻礙,像是:班級人數過多(一班超過30人)、教師人數太少、學校財務狀況吃緊等,這些因素都是發掘孩子天賦的障礙。
  此外,能真正協助辨識學生的才能的專業測驗非常少。一般來說,只有「智力測驗」,但這個測驗只測驗數學和語言能力,並不包含美術或音樂等項目的智力測驗。很多家長都認為為孩子進行完整的才能分析很重要,但是這點卻被學校制度所忽略了。家長總是覺得學校並未重視、鼓勵孩子發展他個別的才能。例如:父母希望學校對於孩子表現很好的科目,能提供一些特別設計課程;透過參與這些課程,孩子們能夠引發對這個科目的興趣,進而更深入地學習(例如:一般學校常見的英文資優班、數學資優班、物理資優班等)。

幫助孩子發展天賦,父母責無旁貸
  家長應該把協助孩子發展天賦看做是自己應盡的責任,沒有理由推卸。
  我們在本書的第二篇裡提供了一份「才能測驗」,這份測驗將可以讓您更了解孩子的優點,並協助孩子發揮他的長處;同樣地,也可以改善他的缺點。
  現在已經有不少家長開始這麼做,不只改善了孩子的學習氣氛,也提高了孩子的學習平均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