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打人 個性膽小畏縮 做什麼事都沒頭沒尾 唸書唸得零零落落⋯⋯
父母總是有煩惱不完的孩子問題
解決孩子種種的不好行為 先了解原因 才能針對孩子的問題對症下藥⋯⋯
每個孩子從一出生,就不斷地在給父母考驗。有些考驗很容易通過,有些卻讓人無所適從,沮喪不已。不管孩子給的是什麼難題,唯有去了解孩子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適合的方法幫助孩子,也幫助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遇到的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愛打人;總是鬧情緒;個性膽小、容易害怕;不管練習朗讀多少次,還是一樣唸得零零落落;為了身材,採用不當減肥方式,導致飲食障礙(厭食症、嘔吐症)──也不盡然相同,使用的教養方法自然也得依每個孩子的狀況來做適當的改變。作者在書中針對上述的教養問題一一詳細陳述,協助父母們能以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為孩子和自己之間建立起信任、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而父母們則能在教養路上走得更愉快。
首先,每一章的開頭都有一個問題,供讀者思考、判斷,讓讀者先釐清自己心中的疑問、整理自己的思緒。
接著,陳述孩子有那項行為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或徵兆,並探討原因,找出造成問題的因素。作者特別提醒讀者:「孩子的每一種行為背後,都有原因。」所謂對症下藥,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父母才能做出對孩子最有用、最有益的決定和做法。這個部分還可以協助父母觀察自己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只是一般孩子都會有的正常行為,還是需要就醫、接受治療。另外,為了讓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有更具體的認識,作者也提供了許多不同的案例,這些案例將有助讀者更清楚了解孩子的問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職場上做事講究知識、方法和技巧,教養孩子也一樣。作者也在書中適時提供「父母一定要知道」的教養知識,並在「給父母的建議」中,列出多項中肯的建議和可行的技巧,設法協助父母學會如何在孩子的行為有問題時和他們溝通,更進一步協助孩子改正不當的行為、走出困境。
當父母必須投注很多心力,不輸於在職場上打拼。這本書對於教養難題和煩憂孩子的父母將非常有幫助,對孩子也是。
原文書名:Klassenclown, Quatschliesel & Co: Der Elternratgeber für schwierige Erziehungssituationen
原出版語言:德文
為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
孩子有各種不同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對父母的考驗。好動、有攻擊性行為、特別膽小怕生、憂鬱內向、從未間斷過的學校問題、為了身材減肥過度⋯⋯這些問題都很令父母煩惱、擔憂。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問題,作者在書中都有詳細的描述,也提供了一些建議和重要的教養知識。本書的內容簡單易讀,除了可以幫助父母正確判斷孩子的行為只是一時偏離常軌,還是必須就醫的疾病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協助父母以適當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
為了方便父母閱讀,本書的架構設計是每一章只談論一個主題,以專業知識為基礎,輔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適時提供可行的建議和提醒,以及具體的案例說明供讀者參考。每一章的最後還有一份列有重要的教養觀點和教養知識的檢測單,可供父母針對自己的教養方式、孩子的問題和行為模式,以及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做一次觀察與省思。
這本書將帶給父母們勇氣,讓父母們更加確信,不管遇到多麼困難的教養問題,自己都能為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
序──為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
1 當孩子有攻擊行為時⋯⋯
什麼是「攻擊」和「攻擊性」?
四種不同形式的攻擊行為
面對危險時的攻擊行為可以保護自己
運動時的攻擊是為了獲得勝利
生氣時的攻擊是一種心理警訊
適度地發洩怒氣絕對是可以的
被壓抑的攻擊性可能轉變成自我傷害
父母什麼時候應該介入?
孩子為什麼會有攻擊行為?
幼兒時養成了攻擊的習慣
從「受害者」變為「加害者」
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社交學習機會
家庭氣氛緊張
孩子的生活發生重大的改變
父母或老師要求過高
感官刺激過度
不斷接受錯誤的示範
轉向攻擊:將怒氣發洩在比自己弱小者身上
因為沮喪
活動量不足
父母的期望與孩子想要的不同
父母的教養方式太嚴厲或過度放任
怎麼樣才能導正孩子的攻擊行為?
仔細了解原因
抱抱他、握著他的手
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不要過分關注
小聲說話
給孩子短暫的獨處時光
給予更多的關愛
讓孩子適當地「把怒氣發出來」
看電視或上網有節制
父母要當好榜樣
2 當孩子害怕時⋯⋯
什麼是害怕?
害怕也有正面的作用
害怕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什麼樣的情形是「不正常」的害怕?
恐懼症
恐慌症
毫無理由的擔心害怕
夜裡突然驚醒
排拒學校症
什麼樣的情形是「正常的」害怕?
孩子為什麼會害怕?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不再害怕?
給孩子一個發揮想像力的空間
從旁支持他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對抗特定的害怕?
怎麼樣幫助孩子不再害怕動物?
怎麼樣幫助孩子不再害怕失去和分離?
怎麼樣幫助孩子不再害怕水?
怎麼樣幫助孩子不再怕黑?
怎麼樣幫助孩子不再怕生?
當孩子害怕的程度已到無法正常生活時,怎麼辦?
3 當孩子不專心時⋯⋯
是活潑,還是過動?
孩子天生就很好動
開始往外跑吧!
什麼是「注意力缺失症」和「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注意力缺失症
「注意力缺失症」和「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共同的特徵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
孩子為什麼會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不同年齡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有什麼不同?
襁褓時期
幼稚園時期
學齡時期
幫助孩子專心,父母的角色很重要
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協助孩子?
父母如何幫助低活動力的孩子?
使用藥物治療必須非常小心
和藥物治療配合的其他治療方式
4 當孩子沮喪時⋯⋯
是憂鬱,還是只是單純「心情不好」?
什麼樣的悲傷狀況是正常的?
大人可以從孩子身上看到的憂鬱現象
不同年齡層孩子的憂鬱症特徵
孩子的憂鬱症正在蔓延中
孩子為什麼會得憂鬱症?
有憂鬱症的孩子反而不引人注意
孩子有憂鬱症,應該如何治療?
父母要如何協助孩子度過憂鬱症?
5 當孩子的學業有困難時⋯⋯
一切都是天賦的問題嗎?
什麼是閱讀和寫字困難?
有閱讀和寫字困難的孩子經常會犯的錯誤
孩子為什麼會有閱讀和寫字困難?
什麼是算術障礙?
有算數困難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有算數困難的問題?
孩子有語言學習困難和算術困難,應該如何治療?
對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的專業幫助有哪些?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孩子?
增強孩子的自我意識
協助孩子完成回家功課
給孩子沒有壓力的練習
透過遊戲來幫助孩子建立讀寫基礎
6 當孩子有飲食問題時⋯⋯
就是要節食的厭食症
什麼是厭食症?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厭食症?
厭食症是怎麼形成的?
孩子有厭食症,應該如何治療?
吃進又吐出的催吐症
什麼是催吐症?
催吐症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催吐症?
催吐症是怎麼形成的?
孩子有催吐症,應該如何治療?
大吃大喝的暴食症和體重過重
體重過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後果?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達到正常的體重?
1 當孩子有攻擊行為時……
你可能曾經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朋友邀請你去他家玩。你的孩子在隔壁房間和其他小孩一起玩。突然,朋友的兒子砰砰砰地跑出來,哭訴著你的兒子打他。原來是為了一個玩具汽車,你的兒子不願把它交出來。對於孩子的打人事件,你一定覺得對朋友很不好意思,心裡可能也不解為什麼孩子會有暴力行為?
什麼是「攻擊」和「攻擊性」?
「攻擊」是以武力、語言或文字對人施加傷害。並不是只有對別人的身體施以暴力才是攻擊,言語的暴力也是一種攻擊,特別是那些沒有機會發洩怒氣的孩子,言語的攻擊經常是他們反擊的方式。攻擊的行為可能是以抓、咬、打等直接的肢體暴力行為來表現,或是以言語羞辱、咒罵等間接方式來展現。小孩子發洩怒氣的對象除了人之外,也可能是物品,甚至是自己的身體,例如:咬指甲、抓頭髮。
「攻擊性」指的是負面的情緒表現,如憤怒、失望或沮喪,而不是具體、看得見的動作。孩子必須學習如何正確地排解「攻擊性」的情緒,不能任意地發洩。
四種不同形式的攻擊行為
孩童和青少年的攻擊行為可以區分為四種不同的形式:
自我防禦
曾被攻擊過的孩童和青少年,再次面臨威脅的情境時,為了保護自己,就會直接採取反擊的行為。或者,當孩子感到被壓迫、恐嚇時,也會直接採取攻擊行為。
挑戰底線
孩子經常會去測試與自己對立、不同陣線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玩伴,好找出他們被允許的行為界限在哪裡,比如可以離開父母的身邊多遠。父母必須訂出明確的底線,而且要堅持住,孩子的行為才有規範和依據可循,才能認清他的自由範圍到哪裡,不能逾越。這點非常重要。
遊戲式
這種遊戲式的攻擊行為經常發生在小男孩之間。他們彼此大聲叫喊,甚至動手、扭打成一團,但並不會發生什麼嚴重的事。這是孩子試著以遊玩的方式來展現身體的力量,並試著用各種可能去化解糾紛。
沮喪
當一個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時,很容易顯現出攻擊性,這種反應在孩子身上尤其明顯。舉個例子:你答應兒子,只要他把家庭作業整整齊齊地寫完,就可以吃冰淇淋。孩子寫完作業了,你才發現家中沒有冰淇淋。孩子知道後很生氣、難過。快樂地期待,最後卻大失所望,就是個典型的「攻擊性」的例子。
父母不能不知道
孩子在碰到類似前述的情況時,是否容易表現出攻擊性,和他以往的學習經驗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絕大關係。
面對危險時的攻擊行為可以保護自己
提到攻擊,我們經常只有負面的聯想,比如用武力對付弱小或懦弱的人。其實,攻擊行為也有正面的功能。當一個小孩明確表現出他的憤怒,周遭的人便可以知道他敏感的界線已被逾越。對於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情況,為孩子訂下界線是必要的,這麼做甚至可能拯救他們的生命。孩子有必要早點了解:在某些必要的時候,攻擊絕對是有意義的;但是,攻擊必須是在適當、合理的情況下。父母平時要以身作則,才能幫助孩子了解「適當攻擊」的意義。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運動時的攻擊是為了獲得勝利
在運動比賽時,如果沒有某種程度的攻擊力,想要在比賽中獲勝是不可能的。你必須具有堅持對抗的意志,才可能贏得勝利。在這裡,攻擊力便具有正面的意義。
生氣時的攻擊是一種心理警訊
憤怒和生氣是人類情感(情緒)的本能,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警告訊號,好比疼痛的感覺會讓我們注意到身體有些地方不對勁了。生氣的感覺讓我們知道自己和對方之間有問題了,比如我們覺得自己被對方利用了、被傷害了,或者對方提出的要求太過分了。
父母不能不知道
「自我表現」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目標之一。當你遭受不公的對待時,為了保護自己,表現出適當、有限度的攻擊性是必要的。
適度地發洩怒氣絕對是可以的
以為孩子不應該有任何攻擊行為、以為發怒就是負面的行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輕微的發怒絕對是可以的。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他的情感,就算是負面的情緒也一樣。如何把孩子的情緒導入正確的軌道而不去傷害他人(包括自己本身),必須視當時的情況而定,這點非常重要。父母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做孩子的榜樣,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正確地面對自己的攻擊性,而不是一昧的壓抑。
被壓抑的攻擊性可能轉變成自我傷害
有些小孩為了與人和諧相處,會努力避免所有衝突發生;寧可選擇投降,也不願意抗爭,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就沒有負面的情感。這些孩子其實也會發怒、生氣、懷疑,只是他們從不表現出內心真實的感受。這種沒有被釋放出的侵略性,經常會轉向內心,變成自我傷害,例如:情緒沮喪、抑鬱(見第四章);有抓頭髮、自殘等自我傷害的行為;再長大一些,可能是酗酒、嗑藥成癮。一個人能夠適度地釋放內心的攻擊性,將不愉快的感受適度的表達出來,是健康、有意義的行為;當然,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絕不可以傷害他人。
給父母的建議
即使是生長在家境良好的家庭的孩子,一樣有失望、沮喪、憤怒、悲傷、懷疑等情緒。孩子本來就應該有這類的情感,而且要把它表現出來。將具有攻擊性的情緒直接抒發出來,比把氣出在自己身上,或是一直壓抑著、直到某個時刻突然爆發來得好多了。
如果孩子從不發怒,父母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不生氣的孩子和有攻擊性的孩子一樣令人擔憂,父母必須隨時追蹤、了解狀況,才能做正確的處理。
父母什麼時候應該介入?
父母不應該經常干涉孩子之間的衝突,因為孩子必須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以及怎麼樣適當地排解負面的情緒。但是,當你的小寶貝無法停止他的攻擊性情緒、而且發生下列情況時,那麼,你就必須介入:
●孩子當中有人哭了。
●孩子受傷的危險性變大了。
●東西或物品就要被損毀了。
●弱小的孩子可能受到攻擊。
●孩子很明確地想逾越他的界限(你必須堅持住你的底線)。
●孩子無法獨自解決衝突(請提供他具體的解決方案)。
●孩子可能發生意外。
●孩子不想平靜下來,持續憤怒。
●孩子的攻擊行為不是只發生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中,而是經常性且規律性地發生,並且已持續一段時間。
但是,在你介入之前,你能否分辨:孩子的行為只是一般的鬧情緒,還是必須認真看待的攻擊性行為?專家在判斷一個孩子是否有攻擊性行為時,通常是由孩子是否長期(最少六個月)對他人有嚴重的身體攻擊或言語上的攻擊而定。萬一你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請務必求助專門的醫生(兒童心理醫生或兒童諮商醫生)。
案例
四個三歲到五歲的小孩一起在沙坑裡玩,媽媽們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聊天。突然,她們聽到一聲叫喊。一個小女孩哭著說,班尼拿走她的水桶,她想要把水桶拿回來,班尼卻打她。班尼的媽媽感到很丟臉,氣得衝到兒子面前,一把從他手中搶走那個水桶。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這時插手處理是對的,但是也不需要太過激動。班尼的媽媽其實只要要求孩子向小女孩說對不起、表示自己錯了就夠了。
學齡前的孩童經常會互相爭吵,但是也很快就會和好,有時難免玩得太瘋,反應過於激烈些。大人過於在意或出現過激反應,只會讓孩子間的問題更加複雜而已。
孩子為什麼會有攻擊行為?
攻擊是生氣、憤怒或不願屈服的一種行為表現,通常是孩子在面對某些情況時所做出的反應。要是孩子在類似的情況中曾有過令他們沮喪的經驗,就更容易有這樣的行為。孩子不是天生就有攻擊性,也不是天生就是平和的。他會往哪個方向發展,絕大部分與他早期的成長經驗有密切的關係,而這種經驗通常是在家庭中養成的。
幼兒時養成了攻擊的習慣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他可以用牙齒和手當做武器。就算他第一次咬人或打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生的,他已經可以很清楚看到受害者立即的反應,於是他明白了「咬」可以用來做什麼。當孩童學會用咬、踢或抓來得到關注(即使這是不好的方式),或者用來對付較弱小的孩童來占有他想要的玩具,父母就要注意了,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這種習慣,因為這樣的習慣可能造成孩子只會以踢、咬的攻擊行為來解決衝突。
幼兒在三歲前,這種攻擊性行為會增加。嬰兒通常只能用哭鬧和亂踢來表達怒氣,但兩歲到三歲的孩子已經會打架或用言語攻擊了。他們以攻擊的行為來獲得更多的自主權,並嘗試使用一些能讓自己達到目的的行為模式;很快地,他們便會注意到,喊叫、抓搶、咬、咒罵、用腳踢等行為能替自己爭取到最大的效果。到了四歲,孩子通常已經懂得用比較有意義的方式──妥協──來達到目的。為了讓孩子盡早認知什麼叫「妥協」,並學會自我調適,父母不應該過度干預孩子之間的衝突,孩子絕對有能力去化解爭吵和衝突;但是,父母一定要有敏銳的感覺力,一旦發現衝突擴大或可能有人會受傷,必須立刻介入處理。
給父母的建議
當你要介入孩子之間的爭吵時,你必須先弄清楚是誰惹起禍端。孩子之間的爭吵來得快、去得也快,誰是禍首,他們的答案也總是反覆不定。我們應該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學習好好說明事情發生的過程、解釋,並且練習如何公平地處理事情。當孩子們能互相寬恕、原諒對方,他們在獨立自主發展上,就又往前跨了一大步。
從「受害者」變為「加害者」
有的孩子第一次採取攻擊行為,是因為自己是「受害者」。這些孩子本來很溫和,直到被攻擊、不得不採取反抗手段。在這個當下,孩子意識到採取攻擊是有效的,因為當個「加害者」要比「受害者」好過多了。然而,困擾和麻煩也跟著產生了:事實證明,用平和的方式是沒用的,攻擊才有用;採取攻擊手段,便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成為「受害者」了。一旦孩子堅信這種想法,要他們改用其他方式會變得愈來愈困難。父母一定要注意,絕不要讓孩子養成動手打人的習慣。從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導他不以暴力來解決衝突,並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這樣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才是好的。
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社交學習機會
一個孩子很容易生氣,不時會攻擊其他小孩,這樣的行為模式很可能是在家裡學到的。大人必須意識到這一點,並負起教養的重責大任。家庭是孩子發展體諒、同理心、耐心和妥協等特質很重要的場所,要是大人對孩子漠不關心,孩子也沒有機會和朋友交往或是和家人互動,只是整天坐在電視機、遊戲機或電腦前消磨時間,自然沒有機會學習健康的社交關係,嚴重影響到正常的性格發展。
家庭氣氛緊張
家庭問題──比如父母的婚姻問題、親愛的人死亡、父母長期失業或嚴重的經濟問題,可能給孩子帶來極大壓力,導致孩子有侵略傾向。
受到冷落和冷漠的對待也是促使孩子有攻擊傾向的原因之一。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認同、歸屬感和安全感,可能促使他們藉由發怒和暴力行為(喊叫、咬、打)來引起他人的注意。
另外,家庭中經常出現暴力行為,或是家人經常對他人使用暴力;家庭關係不和諧、緊張;父母的壓力過大,這些都可能造成孩童有攻擊行為。一個孩子要是整天生活在一個不是爭吵就是謾罵的環境中,即使他不明白大人為什麼爭吵、謾罵,無形中,也會模仿相同的言語暴力或肢體暴力。
孩子的生活發生重大的改變
除了前述的原因之外,生活中發生重大的改變也可能是造成孩子產生攻擊行為的原因,比如搬到陌生的城市、入學、轉學,或是家裡剛添了個小寶寶。「改變」可能讓孩子感到害怕、悲傷,但是父母卻往往沒有察覺,因此孩子能把情緒發洩出來,遠比把不安和憂慮悶在心裡好多了。
父母或老師要求過高
面對過度要求,很容易讓孩子感到沮喪,不管這個要求是來自父母還是學校。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很高,無論是學校的課業表現、體育社團競賽、音樂課程,任何領域都要求孩子達到最好的成績。只要孩子沒有達到期望,父母就會顯得很失望,對孩子的要求也就更多。長期處在高度壓力下的孩子,為了保衛自己,終有一天會以怒吼來回應這些不合理的要求。
另一種完全相反的做法,是不管孩子是否準備好了,便給孩子完全的自由決定權,讓他們參與所有大小事情的決定,這對孩子也是一種過度的要求。詢問孩子的意見,的確能夠促進孩子對民主的認識,但是太過了,孩子在面對許許多多的可能性時也會因為無從抉擇而不知所措。
2 當孩子害怕時……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經驗。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感到害怕是什麼時候?你的老闆突然把你叫到他面前?你剛參加了一個很重要的面試?不久前你才在醫院的候診室裡等待醫生為你診療?即使是孩子,也懂得害怕是什麼。孩子害怕的原因也許和大人不同,但是那種不舒服的感受是一樣的。
什麼是害怕?
害怕是一種不確定、緊張和興奮交雜的情緒。當我們看見眼前存在的威脅或未來可能發生的危險時,害怕的情緒也油然而生。害怕並非完全不好,它可以防止人去做無謂的冒險、懂得避開危險。
引發人產生害怕情緒的威脅可以分成兩種:真實的和非真實的。舉例來說,爬上橋樑的護欄,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橋底下,像這種令人產生害怕的對象是真實的、具體的,就稱為真實的威脅。人會對實際危險事物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相對地,當某種威脅是推測而來,並不一定會發生,也沒有立即的危險性,就稱為非真實的威脅。舉例來說,有一座橋十分牢固,兩側也加裝了安全護欄,走在橋上很安全。理論上,這座橋是有倒塌的可能,但是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時有個人走在橋上,卻杞人憂天,直擔心橋倒塌了,搞得自己擔心受怕。這種因心理想像而令人產生害怕的危險就是「非真實」的威脅。
害怕也有正面的作用
當人面臨威脅時,害怕的反應的確可以幫助人避開危險。以前述的第一種情形來說,因為害怕,人就不敢隨便爬到橋上搖搖晃晃的護欄上,讓自己發生墜落的危險。相反地,若是第二種情況,害怕反而是阻礙,因為不敢走過安全無虞的橋,就得繞路遠行,花費許多時間。
害怕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而且可以讓人避開危險、保護自己,因此害怕也有正面的作用,並非都是負面的。但是有些人在安全、沒有危險的情境下也會感到「害怕」,連日常生活的活動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時就有必要去看醫生,接受治療。
父母不能不知道
害怕也有正面的作用──具有警告的功能。
當人害怕時,人體無數的神經會在短短幾秒鐘內快速活躍、脈搏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緊繃。同時,人的腦中也會將引起害怕的情況和以前經歷過的事件做比較;當類似的情況經歷愈多,害怕的情緒就愈能獲得緩解。相反地,面對危險而不害怕的人,也比較不會有避開危險的行為,這樣的人出事的機率自然比那些容易害怕的人高出許多。
給父母的建議
和大人一樣,小孩也可能有過度害怕的問題。這種害怕並不正常,對孩子的生活會造成很大的阻礙。當孩子有這樣的問題時,一味地要孩子振作、勇敢是沒有用的。想要幫助孩子矯正過度害怕的障礙,必須透過一些方法和技巧對症下藥。
害怕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每個人都知道害怕的感覺是什麼樣子,但是每個人表現害怕的方式都不一樣。害怕時,最常出現的症狀有出汗、顫抖、喉頭很緊、心跳加快、口乾舌燥、胃痛、拉肚子……除了身體上的症狀,還有一些典型的行為模式,最常見的是躲避和逃跑。
從我們自身的經驗來看,我們會發現一定程度的害怕對成功反而有幫助,比如登台表演前的緊張或是考試前的神經緊繃,可以使人特別專注,獲得更好的表現。不過,並非在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如有重要的考試時,我們都能好好掌控自己緊張的情緒。緊張過度,人反而無法專注、冷靜地應考。
給父母的建議
過度害怕往往降低了一個人的成就,成為成功的阻礙。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絕對不要以「讓孩子害怕」來做為規範孩子行為的手段。
什麼樣的情形是「不正常」的害怕?
一個人要是時時處於害怕中,就稱為「害怕障礙」。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必要時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
六到十二歲的孩子最常發生的恐懼有以下幾種:
恐懼症
恐懼症是指人在面對自己害怕的情境時,產生強烈、持續害怕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臉色發白、冒冷汗、四肢發冷,內心也非常焦慮不安或緊張,並企圖逃離現場,甚至約束自己的活動範圍,影響正常的生活功能。
恐懼症又分成以下三種:
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指對狗、蛇、蟑螂等某些特殊對象極端地害怕。有些孩子就是特別怕狗,只要一看見狗,便大聲哭喊、緊緊地抓著人不放,即使狗兒乖乖地在草地上躺著,或是牢牢地綁著,完全沒有威脅性也一樣。這樣的孩子會怕狗和狗的體型大小、溫馴或凶猛完全無關,因為這種恐懼不是理性可以控制的。有特殊恐懼症的人不用處在令他們害怕的情境,有時光只是想到那個令人害怕的對象,就足以讓他們恐懼不已。有特殊恐懼症的孩子都會盡量避開那些令他們害怕的事物或情況,例如:怕狗的孩子上學時會故意繞遠路,避免穿越有很多狗兒活動的公園。
廣場恐懼症和幽閉恐懼症
有些人會極端害怕處於某種場所或情境,例如害怕待在擁擠的人群中、害怕穿過空無一人的廣場(又稱為廣場恐懼症);不敢搭電梯、坐飛機,害怕萬一發生緊急事情,無法逃離(又稱為幽閉恐懼症)。這些患者常常把自己腦中的一些念頭不斷地膨脹擴大,像是認為自己會昏倒、突然心臟病發,把自己完全淹沒在這些想像中。一個有幽閉恐懼症的人在前往地鐵站途中,腦中會慢慢地被這些不愉快的情景給填滿,最後可能因為太害怕而決定不搭地鐵。
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是另一種常見的恐懼症。有社交恐懼症的人通常很害怕當著眾人面前講話、表演,連使用公用廁所都害羞不已。因為害怕與他人接近,所以他們總是躲避與人往來。
父母不能不知道
孩童對很多動物都會感到恐懼,最常見的是對蛇、蜘蛛和老鼠;有些孩子也會恐懼狗、貓和昆蟲。
恐懼症對生活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為有恐懼症的人要避免的狀況愈來愈多,於是陷入不斷地在逃離那些令他們害怕的情境或事物中。更糟的是,這種害怕的對象並非只是出現在真實生活中,有時只要想到那種情境可能發生,就足以讓他們害怕了。
3 當孩子不專心時……
好動、沒耐心、把東西弄得一團亂、動個不停、生氣時大吵大鬧、特別喜歡做有危險性的事情……小孩子不就是這樣嗎?但是家裡有個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會覺得特別累,難免懷疑:孩子的行為正常嗎?他是過動兒嗎?
是活潑,還是過動?
任性、好動、麻煩的小孩並不表示就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但是我們卻經常草率地做出這樣的診斷。一個孩子要是有過度衝動、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大部分的人就會強烈懷疑這個孩子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如果父母有這樣的困擾,一定要請醫生提供詳細的診斷,才能確實了解孩子的狀況,以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把紊亂的生活重新拉回正軌。
通常有這種疾病的孩子,在六歲前就會出現一些症狀,嚴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來觀察。另外,有近四分之三的患童同時伴有其他的學習障礙,如閱讀障礙、書寫障礙(見第五章)。
給父母的建議
不要只因為孩子不想好好完成家庭作業、很容易分心,就認為他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也許他只是對要做的事感到很無趣,但對別的事卻非常專注。建議你觀察孩子在做其他科目作業時的情形。
如果你很擔心孩子,請帶孩子去看有經驗的兒童醫生、心理醫師及兒童精神科醫生,弄清楚孩子是真的有問題還是只是特別活潑好動。
父母不能不知道
孩子因為經歷重大的生活轉折如搬家或父母親離異,導致情緒極度焦慮、不安,並不表示他們生病了。通常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回復原來的行為模式。
孩子天生就很好動
要是你的孩子很活潑好動,你總是不時會聽到這樣的建議:你有時候應該要嚴厲一點。其實,孩子的精力無窮,蹦蹦跳跳、根本坐不住,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的。所以,孩子「好動不安」,是很正常的。若要說孩子有問題,不如說問題是出在我們的社會總是以斥責的眼光來看待一個健康、需要活動的小孩。孩子並不是縮小版的成人,他們天生好動,只想探索這個世界,而不想動也不動地端坐幾個小時。
給父母的建議
不要將孩子的活潑好動視為是搗亂,而是應該把它看成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要是你的孩子在餐廳椅子上不停地滑上滑下,或是在餐桌間跑來跑去,你大可不用在意鄰座客人責備的眼神。只要孩子沒有弄壞任何東西,或是阻礙侍者工作,就放任一下孩子吧。
大人通常很少會去擔心乖順的小孩,但是乖順也可能是個警訊。一個孩子要是失去了衝動、好奇心、無憂無慮的純真,父母才應該要擔心。當然,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個性和行為方式,並非安靜的小孩就是生病了。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感受都很敏銳,孩子的行為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擔心,父母只要仔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可以做正確的判斷。
開始往外跑吧!
你是否想過,你的小寶貝可能只是缺乏活動?現在很多小孩的活動量都不夠,他們不是坐在電視機前、電動遊戲機前,就是電腦前;再加上家裡的空間狹小,孩子根本無法嬉戲,而兒童遊戲場又總是離家太遠。孩子需要活動,偶爾必須讓他們「透透氣」。有了適度的活動,他們自然會安靜下來,專心做功課。讓孩子活動的方式很多,像是參加運動社團、和狗狗一起跑跑跳跳,或者全家來個單車之旅,這些都是讓孩子多運動的好方法。
案例
瑪莉,八歲,在動作協調方面有困難,是個非常吵鬧的小孩。
當她還是個嬰兒時,除了很活潑好動之外,並沒有其他不正常的行為,直到上幼稚園,她才被確認有發展遲緩問題。經由專家診斷,瑪莉在其他方面的發展都算正常,並不需要接受治療。
上小學前,瑪莉的好動對旁人還不致於造成困擾,可是自從上了小學,她的問題愈來愈多:上課時在教室裡跑來跑去,干擾其他小孩;推倒教室裡的椅子;無法專心上課;學習字母很困難,手寫字體歪七扭八、難以辨識,完成家庭作業成為全家人的一大負擔。瑪莉也慢慢被視為是搗亂者:她很難規規矩矩地坐著吃飯;對父母的請求或要求幾乎沒反應;原本稀鬆平常的事,成了父母及兄弟姐妹們日益艱鉅的挑戰。瑪莉也不快樂,經常哭,情緒變化很大。她沒有什麼朋友,兄弟姐妹們也和她保持距離。
經過兒童醫生的診斷,瑪莉的智力屬中等以上,有輕微的閱讀障礙、正確書寫障礙及行動發展遲緩問題。最後,直到接受兒童精神科醫生的檢查,瑪莉才被診斷出患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什麼是「注意力缺失症」和「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有時候孩子的問題並不是只有無法安靜這樣的問題而已,就像前例中八歲的瑪莉一樣。如果你發現孩子除了好動之外,還有以下幾個特徵,而且已持續一段時間(大約六個月),那麼他很可能有「注意力缺失症」或「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建議你帶他去看兒童醫生和兒童心理醫師。
●經常不經思考就做出激烈的行為
●一直睡不安穩
●不斷打擾同學上課
●沒有耐心等待
●做事沒有計畫、沒有目標
●經常使出很大的力氣
●一個動作還沒完成就換到下一個動作
●看起來總是魂不守舍的樣子
父母一定要知道:「注意力缺失症」可能伴有過動的情形。一個小孩有「注意力缺失症」,又有過動的問題,如同瑪莉的案例,就稱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但是,非常安靜、愛做夢、低活動力的小孩可能也有這樣的行為障礙。這兩種小孩最引人注目的症狀雖然完全不同──過動的小孩非常主動,低活動力的小孩則是明顯地安靜──有一些特徵是相同的。稍後我們將先介紹這兩種類型小孩個別的行為特徵,然後再介紹他們的共通點。
要提醒父母,即使你的孩子有一些不尋常的行為,也不能就此斷定他有這方面的問題,因為有些小孩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疾病,卻有類似的行為模式。造成孩子的活動力提高、注意力降低、強烈的衝動,可能是其他問題引起的,如學校課程要求過低或過高。當學校的要求過高,孩子可能因為無法達到要求而不再專心學習,轉而專注在別的事上(參閱第五章〈當孩子的學業有困難時……〉);相反地,學校的要求過低,也會導致同樣的情形。在課堂上,他們不再跟著老師的進度走,加上覺得上課很無聊,很容易便分心了。另外,一些令孩子害怕的情況,如害怕上學(參閱第二章),也會造成類似的症狀。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
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基本上會有三方面的問題:
1. 活動力方面:非常好動、焦躁不安,動作卻很遲鈍。
2. 注意力方面:缺乏耐心和耐力,很容易分心,幾乎不曾專心聽別人說話,而且總是忘東忘西。
3. 衝動力方面:做事很衝動、魯莽;沒有系統、組織和規範,也沒有耐心等候;經常打斷別人在做的事。他們的情緒也變化很大,反應快卻具有侵略性,不能忍受挫敗,很容易覺得自己受到侵犯。
父母不能不知道
過動的小孩不是只有在跑跳等大動作上有過動的情形,在一些小動作上也是,如不斷地咬指甲、咬破身上的衣服、咬筆、扯自己的頭髮、不停地玩弄頭髮、抓皮膚。
注意力缺失症
一個孩子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疾病,稱為「注意力缺失症」;要是沒有伴隨過度好動的情形,就稱為「低活動力」小孩。第95頁班傑明的案例就是個很具代表性的例子。
對「低活動力」的孩童來說,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反應在身體方面,而是精神方面。從外表看起來,他們總是非常安靜,就像是在做夢;他們沒什麼活力、心不在焉、很容易感到疲累;他們不喜歡參加團體活動(即便參加了,時間也不久)、做事拖拖拉拉,你可以稱他們是「慢動作」世界冠軍。
在他們的內心裡,他們和過動的小孩一樣不安定、會咬指甲、抓皮膚。他們還非常敏感、膽小,一些小事就能讓他們掉眼淚。這樣的孩子通常很難引人注意,直到他們的學校成績出了問題。但是當他們的狀況引起大人注意時,剛開始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學習障礙,因為他們總是慢吞吞的、反應遲緩,很多課程都跟不上,而且總是心不在焉,經常錯過許多重要的上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