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享網 > 書系介紹 > 奧林NG書區系列 > NG - 給孩子一個好個性:從肌膚碰觸開始
NG - 給孩子一個好個性:從肌膚碰觸開始
子供の「脳」は肌にある
作者:山口創
繪者:
譯者:李惠芬
叢書系列:奧林專區奧林NG書區系列
書籍編號:OLPA021-NG
ISBN:978-957-0391-89-3
168頁 / 平裝 / 16 cm × 21.5 cm
出版日期:2008 年 09 月 08 日
定價:200元 / 優惠價:100
剩餘數量:9


體貼、善良、勇敢、負責任……
在起伏不斷的人生中,仍能自信、愛人、信任、有勇氣……
這些好品格、一顆美麗的心靈,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只是,要怎麼樣才能養出孩子的好品格、美麗心靈?
又要從哪裡開始?
答案是──從孩子小時的「肌膚接觸」開始……

 


  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再是順其自然地養育孩子,就能養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的年代。身為身體心理學家的作者山口創先生,希望能運用最新的皮膚理論──肌膚接觸,告訴父母們如何在孩子小時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美好「心靈」。

  根據一項母黑猩猩和小黑猩猩的關係的研究指出,母黑猩猩只要抱起小黑猩猩之後,就再也不想和自己的孩子分開。這是透過母子之間的肌膚接觸來產生愛。人也是一樣。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被接受的,也因此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對自己產生了自信以及「人類是能夠信任的」強烈信念,並學會愛。因此,父母親應該及早觸摸孩子,使這些好品格在孩子的心靈中生根成長茁壯。

  擁抱是增加親子之間緊密聯繫的一種方法。透過父母的擁抱,將使得孩子產生安全感,而這種透過親密的肌膚接觸所獲得的安心感,將成為孩子探索世界時穩固的基礎。這樣的孩子,心中自然會產生一種對他人的信賴感,將來他們也會去相信人,並與人保有長久親密的關係。日後,即使被人背叛,也能夠重新站起來、發展新的人際關係,而且能夠在自己的要求與對他人的依存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良好的親膚關係,使得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因而也能讓孩子及早學會獨立自主。

  親膚關係對培養孩子的情緒也有很重要的影響。作者從一項研究調查中,發現母親與孩子的親膚關係愈頻繁,比較不會養成孩子衝動的個性,情緒也較安定;不會突然歇斯底里地哭鬧、亂發脾氣,個性較沉穩安靜。尤其,經常讓母親抱在懷裡的孩子,情緒愈是穩定。

  在肌膚接觸中,按摩也是一種增進親膚關係的好方法,不但能增進親子間的了解,還能培養孩子善解人意的心。因為,當父母對孩子按摩時,能夠確實察覺到孩子內心的狀態,自然會用最舒服的方式來觸碰孩子覺得最舒服的部位。相對地,孩子將透過身體感受到父母的貼心與溫柔,並學習到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另外,父子間的親膚關係,總會令人連想到「飛高高」、「背小孩」或「騎在肩頭上」等畫面。當父親背著孩子時,孩子的眼睛是用與父親身體同樣高度的視線在移動,而這種方式,將培養孩子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的能力。

  聰明才智並不是孩子一生幸福無虞的保證,愛己愛人、自信、體貼、善良、信任、良好的情緒……這些美好心靈的因子,更能幫助孩子為自己創造健康、快樂的人生。培養孩子的好品格、美麗心靈,不是用說的,必須付諸行動,而且就從孩子小時的「肌膚接觸」開始!

 

 

原文書名:子供の「脳」は肌にある

原出版語言:日文

 

 

 

【譯者簡介】
李惠芬


  曾任職日商公司,現為專職譯者。
  十年以上翻譯經驗,譯有小說、輕小說、勵志、商管、手作、健康,以及其他實用類書籍。

導論──給孩子一個無限大的心靈宇宙
  如果將孩子區分為「頭腦」、「身體」、「心靈」三個部分,做父母的你會想優先培育孩子的哪一部分呢?是希望培育出頭腦聰明的孩子,還是希望培育出身體健康的孩子,又或者是希望培育出溫柔體貼的孩子……
  
其實,這三個部分都很重要,很難分出孰輕孰重。
  當然,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價值觀,看法自然也不一樣,但是培育孩子的發展順序絕對不能弄錯。這三個部分最先應該培育的是「身體」,不過原因並非如我們常說的:「健全的精神寄於健全的身體中。」

在進入「孩子與肌膚的關係」這個重要、也是本書的主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探究「頭腦」、「身體」、「心靈」」三者之間的關係。

不當的早期教育使孩子的「心靈」生病了
  首先,來看看「頭腦」與「心靈」的關係。
  通常我們將「頭腦」視為「大腦」、「智慧」等智能方面的活動,「心靈」則是「情感」或「熱情」等情緒方面的活動。
  促進孩子的智能發展固然重要,但一定要謹慎。尤其近年來,我們常聽到的「早期教育」一詞,已過度被商業化,讓父母們誤以為早期教育要愈早愈好,於是孩子才一、二歲就逼他們學英文,或閱讀文學作品;這些填鴨式的學習,反而可能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某些負面的影響。
  談到孩子的「熱情」,我不認為一、二歲的孩童會主動想去學習英語或背九九乘法表。因為,這時期的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又調皮,心中想的就只有「玩」和「調皮搗蛋」兩件事。在孩子滿足這些慾望之前,即使嚴格禁止大人將自己的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一點也不是錯誤的做法。
  想要「培育出優秀的孩子」,也許讓孩子早一點學習英語或背九九乘法等硬性「知識」會有幫助;然而,為了配合父母的期望,而過度壓抑孩子想玩、想活動等自然慾望,那麼,將使孩子成為沒有自主性、缺乏幹勁的人,而且也可能導致孩子懦弱無能、對事物毫無熱情或閉門不出……
  
除此之外,如果父母親長期無視於孩子真正的熱情所在,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做任何事都是以「因為爸爸好可怕」,或「因為媽媽會誇讚我」,來做為判斷的基準。長久下來,孩子可能凡事都要先觀察別人的臉色再行動,漸漸地,變得不敢表達自己真正想做或想說的話,一切都只考慮到如何討人歡心,一舉一動只懂得配合他人。
  這樣的孩子表面上看來很主動、很認真,但事實上,這些行為卻都不是真正發自他們的內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迷失目標而導致失敗,引發「憂鬱症」、「身心耗竭症候群」(Burnout syndrome)的例子可說屢見不鮮。還有,因為成長過程中,無法由自己來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或青少年期,也可能使他們產生自我混淆,甚至引發心理方面的疾病。
  因此,在發展孩子的「頭腦」與「心靈」的順序上,應該先發展孩子的「心靈」。

孩子的智能要發展得好,需要「身體」的引導
  在孩子成長的早期,就以填鴨方式讓孩子學習知識還有其他害處。
  所謂的知識,原本的意思是先學習眼前具體事物的相關知識,然後再從中發展出抽象的知識。根據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 1896~1980)的觀察,七至十二歲左右的時期稱為「具體操作期」。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沒有操作具體實物的經驗,例如操作積木等玩具,那麼,他們將無法順利進行抽象化的操作,像是數學的計算。經歷這個「具體操作期」之後,當孩子進入了「形式操作期」,即使眼前沒有具體的事物,孩子也將可以進行抽象的語言或數字操作。
  接下來,讓我們來探討「頭腦」與「身體」的關係。
  從皮亞傑的觀察中,我們可以得知,透過某種具體且會令人產生各種情緒的事物,而獲得某種感覺或感動時,人才能夠學習到真正可靈活運用的知識。譬如,透過眼前所發生的事,而有「原來是這樣!」的感想,開心得兩眼發出光彩;或因為覺得「好有趣!」而心情雀躍不已,甚至在恍然大悟時,發出「哦∼!」的驚嘆聲等諸如此類的情緒。像這種伴隨著真實的情緒或感覺所獲得的知識,與單純以記號儲存在腦海中的知識截然不同,不但一輩子都忘不了,還可隨時拿出來當成鮮活的知識來運用。
  以記住花名為例。假如我們只是利用百花圖鑑,單純地牢記花的顏色、形狀或花名,這樣的知識並不能算是真正鮮活的知識。但如果我們用手去觸摸真正的花朵、嗅聞味道、聽聽花名的由來,這時我們一定會產生「哦,原來是這樣啊!」的感覺。只有實際的感受才能在我們身上形成真正的知識。這種伴隨各種感覺所得來的知識,無需強記,就能自然地變成自己的東西。
  支撐著這些知識的「感官刺激」,就是由身體的每一寸肌膚所獲得的感受。看到這裡,我們就能明白:豐富身體的感覺是累積知識最重要的基礎。
  除了具體的知識,還有一種是較抽象的潛意識。透過潛意識的建立,我們將能夠漸漸認同「人類原來是這樣的生物啊!」或「世上真是……」等透過各種經驗、自動累積起來的一般知識或想法。
  例如,了解「人類本來就是很溫暖的生物」,也是屬於這種知識的一部分。這是因為人自出生後,就不斷與父母做肌膚上的接觸,而自然產生「人類很溫暖」的認知。知識當然也可以從閱讀書籍或看電視學習到。不過,透過「幼兒時期肌膚接觸」的感官刺激來學習事物,這樣的知識將會一點一滴地滲透至身體裡,而這樣的知識與單純用眼睛看或閱讀所學習到的知識相比,對於往後的人生更有助益,並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生活方式或人際關係產生莫大的影響。
  此外,「身體」與智能活動中「動的部分」,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生態心理學家(譯注:始於九○年代,由西方具有生態學思想的學者結合了生態學和心理學,來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和問題,並透過理解保護生態環境的心理根源,試圖從這裡找到一條轉變人們觀念的途徑,自此產生了生態心理學。)佐佐木正人於一九八七年,進行了以下的研究。假設當我們在思考漢字的某部分該如何書寫時,大部分的人都會用手指在空中邊比劃邊回想。如果手指的動作受到妨礙,想起如何書寫的機率將會變低。
  另外,在手勢的研究中,也有同樣的情況:將人說話的畫面當成分鏡的影像觀察,就能發現在我們開始說話之前,身體其實已經先動了起來。
  一般人都以為,智能活動只是在頭腦中運轉,但其實智能和身體的動作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如果只鍛練頭腦而忽視身體的部分,智能活動也不可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綜觀上述,與其說「身體支撐智能活動的發展」,不如說是「身體引導智能活動的發展」更為恰當。我們的身體通常會一邊動作一邊思考,這是很自然的行為,也有它的必要性。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就不難理解,發展「頭腦」與「身體」的順序,必須優先考慮的是「身體」的部分。

「皮膚」主導情緒的變化
  接著,我們來思考「心靈」與「身體」的順序。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的是心靈是如何產生的?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1842~1910)曾主張:「人類並非因悲傷才哭泣,而是因哭泣才悲傷。」幾乎就在同一時期,丹麥生理學家朗吉(Carl Lange, 1834~1900)也提出類似的理論,這個理論稱為「詹姆士-郎吉學說」(James-Lange Theory,譯注:個體產生情緒的歷程是:先有引起反應的刺激促使個體對這個刺激產生反應,再由反應產生情緒經驗。)
  以常理來思考,人類是「因悲傷而哭泣」、是「因高興而歡笑」,但是這兩位學者卻提出完全相反的主張。他們認為,人類為了產生情緒,內臟或肌肉必須進行收縮的動作,這時頭腦就會察覺到這些變化,進而產生催生情緒的力量。也就是,「哭泣」時肌肉的運動或內臟的細微變化,就是產生「悲傷」這個情緒的源頭。
  之後,美國的生理學家坎農(W.B. Cannon, 1871~1945),於一九二七年針對這個說法提出了幾項反證的實驗結果。然而,「詹姆士-郎吉學說」並不因為這個實驗結果而完全被否定,支持這項學說的研究結果,至今仍陸續被提出來。
  也許有些人對於這種違反常理的學說不以為意,但相信讀者們應該都有過因悲傷而陷入低潮時,戀人或朋友給予輕輕拍肩安慰的經驗。這時,即使對方只是默默地陪在身邊,你也能因對方手心裡傳來的溫柔而受到激勵、重新打起精神。這是因為皮膚將傳導給腦部的感覺直接轉換成了情緒。
  雖然詹姆士主張人會產生情緒是內臟的變化,但筆者倒認為,情緒應該是肌膚感覺的變化。
  肌膚具有各種不同的機能,其中最大的功能就是擁有內臟的功能。神經心理學家安東尼.奧.達馬吉歐(Antonio R. Damasio)於二○○○年表示,產生臉頰泛紅或臉色蒼白等反應的肌膚,在這裡的功用其實是內臟。根據奧.達馬吉歐所說的,我們的身體是經由皮膚裡的血管擴張和收縮來調節體溫,並利用沾黏在皮膚上的離子做為交換媒介,來進行代謝作用。因此,肌膚實質的功用其實就是身體最大的內臟。

若我們將詹姆士與奧.達馬吉歐的主張合併來思考,假設我們將產生情緒反應的部分視為內臟
  變化,那麼,擁有內臟功能的肌膚所改變的情緒程度,可以說是遠遠大過內臟本身所改變的部分。
  除此之外,才出版新作《內臟與心理》(《内臓が生みす心日本放送出版協會)的生理學家西原克成,從心肺移稙患者的案例與動物的內臟器官移植的實驗中思考出,人類之所以會產生思考或情緒,靠的並不是頭腦,而是由腸胃等內臟或肌膚、體壁系統(譯注:「體壁」為動物皮膚的總稱)所產生。之後,他更得出一個結論:「人類之所以能夠思考或產生各種情緒,是因為體壁系統的作用」,並認為腦部只是單純地表現出那些活動,身體的動作其實比情感(心)更早一步出現。
  由此可知,身體所擁有的「感受力」,也就是身體感覺、肌膚感覺等的感受,對於培育豐富的心靈有多麼地重要。

身體自由,心靈也跟著自由
  根據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關於培育身體的重要性,從孩子身上就能夠具體地表現出來。
  幼兒從身體能夠自由活動的時期如「爬行期」開始,便展現出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心,並開始展現調皮搗蛋的一面。他們在二歲左右就會出現「第一次反抗期」,常常反抗父母說的話。
  教育學家汐見稔幸對於自主性高、凡事都想親身嘗試看看的四、五歲兒童進行過一項調查。他請幼稚園或托兒所老師、保育人員,挑出班上四、五歲的幼兒中,自主性較高的孩童,並將那些孩童在嬰兒時期的成長記錄提供給他。
  汐見稔幸經過調查後發現,這些自主性高的孩子都有一個共通點:在一歲左右,父母對他們調皮搗蛋的行為都有非常高的容忍度。
  幼童到了站立、可自由行走的時期,總是會想去嘗試一下父母曾經做過的各種行為,而且是一再地挑戰。表面上看來,大人會以為那只是幼童單純的淘氣行徑,但以他們的角度來看,能夠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讓他們覺得非常開心,於是使得他們想一再地親自確認幾次。
  然而,站在大人的立場來看,像是用蠟筆在家裡到處亂塗鴉,或在外面玩得全身泥巴等這些令人頭大的舉動,都是脫序的行為。
  這時父母通常會不由分說地大聲喝止孩子,希望孩子別再頑皮、淘氣,要乖乖聽父母的話。但筆者希望父母們能夠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其實那些「脫序的行為」只不過是大人們自己的看法罷了。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制止這些行為,孩子將會不知如何去處理心中那股「躍躍一試」的情緒。並不是要孩子忍耐,他就會變成忍耐力強的孩子,如果那些滿溢出來的好奇心或活動力沒有完全獲得滿足,反而會使孩子的慾望得不到滿足。
  這種情形也會造成孩子在潛意識裡,壓抑著這種慾求不滿的情緒,禁止自己意識到那樣的情緒。久而久之,他們將無法清楚自己的慾望究竟是什麼,或自己到底感受到了什麼,最後,完全摸不清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問題,父母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予足夠的玩耍空間,最理想的情況是以孩子為中心來制定界限,讓他們能在這個範圍內自由自在地玩耍。
  由於這個限制的範圍完全是「以孩子為中心」,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下,即使孩子將房裡的東西弄倒,或把拉門上的紙戳破,也不用太在意。除了重要物品或危險物品之外,就算弄倒物品或孩子受了點傷也沒有關係。
  在擁有一定規範的自由下,除了能夠充分滿足孩子淘氣的心理,也能使孩子在往後的人生中,能夠自動自發,並積極向前。因此,對於自己的慾望或感受很敏銳,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身體自由了,心靈也會跟著自由飛翔;心靈一旦自由了,身體也就會跟著自由奔放,能夠敏銳地感受到對方所感受到的事物。同時,孩子也將能培養出一顆懂得體諒他人的心:「媽媽已經讓我這麼自由了,不能再給媽媽惹麻煩了。」

心靈就是體驗每一件事後的「故事」
  文中一直不斷提到「心靈」二字,但「心靈」究竟是什麼?「心靈」又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在前面提過的教育學家汐見稔幸曾發表過這樣的論述:
  假設一個孩子有這樣的體驗:某個夜裡,生病發高燒的孩子做了一個惡夢,害怕得無法入睡。此時,母親一直緊握著孩子的手,孩子最後終於能夠安心地進入夢鄉。
  孩子做了惡夢,而母親在一旁握住他的手,使他鎮定下來,這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孩子有了這樣的經驗,將來他也會對朋友做出一樣的行為;在別人眼中,他也會被視為「真是一個體貼、善良的好孩子」。
  如同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說心靈的養成是經由開心或是討厭的經驗而來,並透過累積這些帶有些許教訓意味的經驗,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富有情節的長篇故事。換言之,心靈是根據各種不同的體驗所產生出來的。
  事實上,我們雖然明白「心靈」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培育「心靈」。不過,只要想到「心靈」是經由各種體驗所形成的,我們就能明白為了培育健全的「心靈」,培養能夠充分感受各種體驗的「身體」有多麼重要。
  任何事都想親身去確認,這是熱情洋溢的身體;對於即使只有些微的差異也能夠分辨出來,這是情感豐富的身體。身體似乎隱藏著超乎我們想像的卓越能力,而要發揮或扼殺這個能力,端看我們小時候身體的培育狀況。
  這裡所說的「培育身體」,並不是指做腹肌運動或伏地挺身等鍛練肌肉的行為,也不是充分攝取營養,以培養健康強壯的身體,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用耳朵去傾聽身體的感覺。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已經開始學走路,先別讓他坐學步車或推車,而是先試著跟他一起走走看,讓孩子用身體實際感覺自己走多少步會感到疲累。等孩子再長大一點,就讓他到大自然中自由地探索。例如,孩子為了捉蚱蜢,會屏住氣息偷偷靠近,再一口氣地撲上前去,就在抓到蚱蜢的那一刻,開心得大呼一口氣。這樣的經驗,可以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學習到各種不同的呼吸變化。而這些經驗的累積,也將逐漸增加、豐富孩子的感性,創造一個柔軟合宜的身體。
  由此可知,隨著身體的成長,孩子將慢慢培育出豐富感性的心靈。
  孩子對任何事總是感到好奇、躍躍欲試,渾身充滿了幹勁。一旦好奇心或行動力變得旺盛,他們就會更進一步養成「為什麼會這樣?」「應該要怎麼做?」等自我思考的習慣,進而使頭腦更加發達。
  相反地,如果無視身體的感覺,只是一味地強調發展頭腦這個部分,結果會是如何呢?孩子在腦力這部分的成績看起來或許很不錯,但以長遠的人生角度來看,一時的好成績根本毫無意義。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具有深度的洞察力,可以用來看透這長遠又不可解的人生,並以充滿感性的心靈來建立人際關係,那麼就必須幫助他們打好根基;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育富有感性的身體。
  綜觀上述,相信父母們都已經明白,培育「頭腦」、「身體」、「心靈」的順序是:培育豐富感性的「身體」後,便能培養出豐富善良的「心靈」,再由溫柔感性的心靈來發展「頭腦」的部分。也許有讀者會說:「什麼嘛,不是本來就是這樣的嗎?」或者可能也有人會問:「只要順其自然不就可以了嗎?」但只要想想我們的孩子目前所處的環境就可以知道,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再是順其自然地養育孩子,就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的年代了。這本書正是希望能以培育豐富感性的「身體」為原點,以「肌膚接觸」為基本理念,從各種角度來闡述這個部分。

序──給孩子一個無限大的心靈宇宙
不當的早期教育使孩子的「心靈」生病了
孩子的智能要發展得好,需要「身體」的引導
「皮膚」主導情緒的變化
心靈就是體驗每一件事後的「故事」


第1章 透過肌膚來培育孩子的美麗心靈
1 肌膚的觸感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什麼是「『肌』調相合」?
肌膚是身體內部與外界的界線
人都渴望與人有肌膚之親

2 在「撫摸」下成長的孩子更有自信
孩子不是機器人
安全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基石
養育孩子是需要學習的
及早觸摸孩子,親子情感更親密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肌膚關係,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個人的戀愛型態早在嬰幼兒階段就決定了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膚關係,一個也不能少

3 美好的親膚關係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認識主觀的觸覺和客觀的觸覺
柔軟舒適的肌膚刺激,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才有幫助
「撫觸」對於孩子教養的好處
母親的擁抱可以滿足新生兒重回子宮的慾望
皮膚慾求不滿將造成孩子行為不良

4 缺乏「撫觸」的孩子,將產生許多行為問題
養成孩子沉默寡言的父母
一被觸碰就會「緊張」的大學生
親膚關係不足的孩子易怒、具言語攻擊性
身體「受虐」的記憶將殘留在肌膚上
電視機養育長大的世代與棄養問題
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跳脫電視或電玩裡「虛構的世界」


第2章 培養孩子體貼心的親膚關係
1 透過模仿產生共感作用
培育孩子真誠的體貼心
要孩子擁有「體貼的心」,就先給他滿滿的關愛
「共感」與「同情」不同之處
做出和對方同樣的臉部表情才是真正的共感
同理心會使身體無意識地動作
嬰幼兒的模仿能力驚人
透過身體來理解對方
孩子是做出「與對方相同的動作」,而不是「眼睛所見的動作」

2 培養柔軟合宜、能感受周圍世界的身體
痛苦的經驗導致身體僵硬
一個人所經歷的記憶將刻印在身體裡
身體放鬆,心靈也會跟著放鬆
專業輔導員可以改變對方的身體
肌膚影響孩子的心靈培育


第3章 愛他,就多摸摸他
1 經常摸摸孩子,孩子可以更直接感到你的愛
重新看待傳統的親膚關係
陪伴孩子入睡好嗎?
和孩子「撓癢癢」
還沒有「他人」和「自我」之分的小寶寶就不會想要被搔癢
「想要被搔癢」的感覺是為了進行溝通
即使被搔癢也不笑的寶寶
媽媽有「不想再撫摸碰觸」孩子的心情是很正常的
孩子處於青春期時,不要侵入他的私人肌膚領域
母子間過於親膩將奪走孩子的男性能力
現代年輕人和他人之間的肌膚隔閡感
親膚關係也會改變犯罪的傾向

2 男、女兩性對於「撫摸」的感受有別
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受碰觸的機會少於女性
女性被碰觸時,會嚴格檢視對方是否有性「意圖」
比起觸覺,男性更在乎視覺
即使是夫妻,也會因肌膚觸碰而改變心情
不在乎親膚關係的男學生

3 自我「撫摸」的行為常可透露出一個人真正的心意
自我觸摸是感到不安或壓力的徵兆
自我觸摸是感到不安或壓力的徵兆
矛盾的舉止顯露出一個人真正的「本意」
皮膚的感覺是可以鍛鍊的
皮膚是你做判斷、值得信賴的伙伴

4 「撫摸的動作」可以療癒心靈
撫摸可以減緩心跳次數
自己撫摸自己,並不能達到療癒的效果
「撫慰」能夠治癒身體傷痛的原因
按摩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具有療效

第1章 透過肌膚來培育孩子的美麗心靈

2 在「撫摸」下成長的孩子更有自信

孩子不是機器人
  屬於靈長類的人類,就跟人類的始祖人猿一樣,是透過互相接觸來建立與他人的關係。我們可以把人猿彼此互相整理毛髮的模式看做是人類交往的原型,並由此得知人跟人在進行肌膚接觸時,不管接觸時的感覺是好是壞,都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波動。要說這是人類的本能,一點也不為過。
  但自從十九世紀文明急速發展以來,不僅一般人之間的接觸變少了,就連親子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這樣的發展,甚至影響了育兒的教養方式。從古至今,我們都是強調要給孩子溫暖的愛,隨時待在孩子身旁、與孩子有親密的接觸,但在近代,這種方法卻被視為非理性的育兒方式。
  進入二十世紀後,這股反對風潮更加強烈。美國行動主義先驅,心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 1878~1958)就曾經推行不能接觸嬰兒的育嬰方法。這裡的行動主義指的是,只有透過孩子的行動,才能掌握孩子的全部。孩子的慾望和情感等內在本質,全都被這個理論所捨棄。
  約翰.華生曾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書中提到:「不可以擁抱也不可以親吻孩子,更不可以讓孩子坐在你的膝蓋上。如果非要親吻孩子,只能在睡前親吻孩子一次。早上的時候,也只能握手說早安。」書中將孩子描述成家電或機器人一般,父母只能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孩子,而不能給予溫柔、慈愛等情感性的對待。
  但是不能碰自己孩子的教養方法,對母親們來說,簡直像是要剝了她們的皮一樣,因為抱抱孩子、親親孩子,本來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約翰.華生所提倡的育嬰方法,很明顯地和傳統方式互相衝突,這使得所有母親們頓時備感矛盾。但「不可以抱孩子,也不可以疼孩子」,畢竟是權威專家學者們的理論,母親們為了不想害了孩子,只好任憑孩子哭泣,即使孩子比預定時間提早肚子餓,也非得等到預定的時間才給孩子喝奶。
  那麼,在這種育兒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後來又成為什麼樣的孩子呢?
  五年、十年後,約翰.華生所推行的育兒法的影響逐漸顯現。在這種方法下成長的孩子,許多人的個性出了問題,甚至造成社會上的問題。
  同是美國心理學家的普萊斯考特(Presscott)曾指出,這些孩子長大後,心中的不安與壓抑將十分強烈,尤其是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同時,因為對周遭環境缺乏感受性、不懂得給予關懷的孩子愈來愈多,將對社會帶來許多問題。
  當然,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歸咎於這個行動主義的育嬰方法,但在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時期,父母卻不能碰觸他們,勢必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某種不良影響。關於這個部分,我將在稍後的章節以分析數據來證明其中的關聯性。

安全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基石
  過去的日本採取的是「寸步不離」的育嬰方式,這是一種母子之間親密不可分的育嬰方法。譬如,母親做家事時會將孩子背在背上,即使無法抱孩子時,也會請阿嬤幫忙抱著。晚上,大家一定會睡在同一間房間裡,將孩子放在大人中間,如同「川」字形,好加以照料;而當孩子想喝奶時就讓他喝,絕不會有讓孩子落單的時候。
  觀察日本古時候的育嬰方式,我們會發現那是一種更為強烈的親膚關係。在日本江戶時代,有一種「嬰兒按摩」法,那是一種幾乎每天對孩子按摩的方法。但是這種日本傳統的育嬰方式,從明治時代進入戰後時期,就被歐美傳來的科學育嬰法認定為不科學而加以否定。從此以後,即使孩子在哭,父母連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都不行,必須暫時不予理會,好讓他能提早獨立。這和我們先前提到的不能觸摸孩子的育嬰方法完全一樣。
  受到這股歐美風潮的影響,當時的日本家長也開始對孩子採取嚴格的態度。任職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的三砂千鶴,做了許多很有趣的相關研究。比如,目前她正在研究埼玉縣的名栗村裡,各年齡層女性的育嬰方式。
  根據她的研究,現今已屆八十高齡的戰前女性和七十高齡的戰後女性,兩者的育嬰方式就截然不同。八十歲的女性在當時還會經常觸摸孩子的身體,但七十歲的女性已不使用這種方法,而是依照美國所傳入的育嬰方式來教養孩子。而現今大約六十歲左右的女性,則不再向自己的母親學習育兒技巧,大多是依照育嬰書籍來教養孩子。
  依照三砂的研究,生產及哺餵母乳都是對母體具有高度衝擊性的行為,但在現今六十歲以下的女性身上幾乎看不到了。想想,我們所失去的傳統育嬰知識恐怕無以計算吧!
  幸好,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美國卻吹起一股反動的風潮。受到這股風潮影響的日本,也因此開始重新審視觸摸嬰幼兒的重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育兒法就是美國和日本都很風行的撫觸照料法(Touch Care)和袋鼠育兒法(Kangaroo Care)。
  所謂「撫觸照料法」,就是將嬰兒的全身裹上一條毛巾,溫柔按摩嬰兒的一種方法。袋鼠育兒法則是將嬰兒垂直地包挾在媽媽胸前,讓嬰兒充分感受到肌膚與肌膚之間親密接觸的一種方法。
  今天,不管是在美國、法國或義大利等國家的育嬰書籍中,都可以看見強調親子之間的身體接觸,對於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因為,擁抱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緊密聯繫,也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時時擁抱孩子、辛勤地照顧孩子,這種做法之前被認為會導致孩子「任性妄為」的個性,但這個觀念現在已慢慢被拋棄。現在的學者反而認為透過親密關係所獲得的安全感,將成為孩子探索世界時穩固的基石。

養育孩子是需要學習的
  愛,常被認定是動物先天具備的本能。但透過肌膚的接觸,也同樣能使愛萌芽。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動物的例子。
  二○○三年六月十四日《朝日新聞》早報刊登了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聞報導。
  在愛知縣犬山市的京大靈長類研究所裡,有一隻有名的「天才」黑猩猩,牠的名字叫做小愛(二十六歲)。小愛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叫做阿步。在西非出生的小愛,一歲的時候就來到日本,並由人類撫養長大。牠在一九九八年曾經因為人工受孕而產下一個死胎。據說小愛當時看到死產的小黑猩猩時,嚇得大叫,並落慌而逃。
  兩年後,小愛又懷孕了。這次小愛的研究伙伴松澤哲郎事先試著讓小愛學習如何養育小黑猩猩。他讓小愛看野生的黑猩猩媽媽怎麼養育小黑猩猩,又讓小愛看看人類抱著小長臂猿的樣子,還試著讓小愛抱抱黑猩猩娃娃。
  於是當小愛生產時,工作人員一把剛出生的阿步交給牠時,牠立刻就把阿步全身舔得乾乾淨淨。而且,在阿步出現極為衰弱的假死狀態時,馬上把手指插進阿步的嘴裡、幫助牠能夠自主地呼吸。好不容易折騰了近十分鐘,阿步終於大口呼吸起來。
  另外,小愛一開始並不知道應該怎麼抱阿步。牠先是把阿步倒著抱,然後又把牠夾在肚子和大腿之間,結果阿步很快就因為不舒服而哇哇大叫。幸好小愛經過不斷地變換姿勢,終於愈抱愈順手了。至於最重要的餵母乳,則是因為阿步不經意地把頭探向小愛的胸部,才餵養成功。
  在同一個研究所裡的黑江(二十二歲)和麵包(十九歲),也在之後相繼生下小寶寶。牠們和小愛一樣在事前都接受了育嬰教育,但黑江在生下小寶寶後竟驚慌逃跑,怎麼樣也不願意餵小寶寶母乳,一直把小寶寶的頭推開自己的胸部,直到小寶寶死命抓著牠身上的毛不放,牠才終於接受了小寶寶。
  而麵包也跟黑江一樣,剛開始也不願意抱黑猩猩寶寶,甚至在小寶寶哭鬧時,伸出手指堵住小寶寶的嘴、要小寶寶不要吵鬧。飼育員見狀便試著讓牠抱起小寶寶,並讓小寶寶吸允牠的乳頭,最後牠才終於接受了小寶寶。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小愛、黑江或麵包,光只是生下孩子還不足以成為一個「媽媽」。牠們需要透過小寶寶「緊緊地抓住」、「吸吮母奶」等動作,並透過人類從中幫助,才能找到自己的「母性」。
  不過,當母猩猩抱起孩子後,就再也不願跟自己的孩子分離了。這就是透過母子之間的肌膚接觸來促發母性的產生。
  透過身體互相接觸所達到的這種效果,並不是只有在猩猩身上才看得到。幾乎所有哺乳類在小寶寶一出生後,就會馬上幫小寶寶全身舔舐乾淨。透過這樣的接觸,小寶寶的呼吸器官以及腸胃等消化器官也能因為受到刺激而開始運作。同時,透過舔舐的動作,真正的母性也會被誘發出來。
  我們可以說,光靠動物所具備的本能動作,像是舔舐和撫摸身體等,就能培養出母親的天性。
  小愛的研究伙伴松澤表示:「養育子女本來是一種種族繁衍的基本行為,但卻是無法光靠本能來進行的。每個孩子都有他不同的個性,需要家長以彈性的方式對待。如果只使用一種預先準備好的育嬰方法,反而會得不償失。」

及早觸摸孩子,親子情感更親密
  人類的情況又是如何呢?目前有一種育嬰方式,稱為「母子同室制度」(rooming-in),就是將剛出生的嬰兒馬上送到母親身邊和母親相處的一種方法。這種方式現在正受到檢驗中。
  根據瑞典的報告指出,接受母子同室的母親和未採用這種方式的母親,前者在養育小孩上比較有自信,也較有當母親的真實感,而且對孩子哭泣的行為也會有較強烈的感受。原本在泰國和菲律賓,棄嬰已成為一大社會問題,然而,在兩國政府刻意推動實施讓母親一生產後就見到寶寶的母子同室制度後,棄嬰問題很快地便明顯減少。
  上面這兩個例子就是肌膚接觸的融合效果。
  很多母親在孩子出生、離開自己的子宮後,都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對母親來說,小寶寶的肌膚就好像是自己的內壁一樣;也就是母親覺得小寶寶根本就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這種感受稱為「間接主觀的經驗」,是指母親還無法將剛出生的孩子當成其他人來客觀地對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主觀地投射在孩子身上,並主觀地去理解、感受孩子。愈早接觸剛出生的小寶寶,這種經驗就愈容易產生,否則時間一拉長,對於孩子的感覺就會變得較客觀、疏離。因此,趁著仍把孩子當做自己肌膚的一部分的感覺還在時,愈早接觸孩子,就能愈快了解孩子,對孩子的疼愛也會更加踏實。
  同樣地,父親也是這樣。孩子一出生時,如果父親能馬上去觸摸孩子,將很容易產生一股強烈的情緒波動,「全心投注」在孩子身上。這時做父親的將很自然地沉溺在孩子的可愛中而忘了工作,或是興奮到忘了自己,並開始建立自己身為人父的自尊心。這就是父親與孩子的聯繫所形成的一種特別情感。
  回想我自己的經驗。記得我初次抱到自己的孩子時,對於從小嬰兒那薄薄的皮膚裡所傳來的溫度,以及透過自己的雙手所傳遞出來的力量,實在是欣喜得無法言喻;但在感受到喜悅的同時,卻也體會到生命的重要,以及教養他成人的重責大任,那真是一股既強烈卻又五味雜陳、令人難以形容的情緒啊!
  對於父親早期接觸孩子的重要性,實際上已有不少相關研究。
  在瑞典,有兩家婦產科醫院,對於是否要讓父母觸摸剛剖腹產的嬰兒有著不同主張。從這兩種情況,我們觀察到父親「可以馬上觸摸」和「不能馬上觸摸」的嬰兒的差異性:
  一邊是能觸摸剛出生的小寶寶的父親,另一邊是小寶寶出生後被放到保溫箱裡,不能馬上觸摸到小寶寶的父親。經過三個月的觀察,我們發現較早接觸到孩子的父親比較常跟孩子接觸,甚至連抱孩子時,也經常會把孩子的臉朝向自己。
  透過這個觀察,我們發現要在父親與子女之間建立聯繫是有方法的。因此,如果讓母親獨自在娘家待產,使得父親錯過了提早接觸孩子的機會,那麼將使父親失去這是「自己的孩子」的真實感。這對父親與孩子的親密互動是莫大的損失。
  儘管孩子不是從父親的身體裡生出來的,即使父親再怎麼努力觸碰孩子的肌膚,也無法產生出像母親那樣好像碰到自己的肌膚的感覺,但是愈早讓父親接觸剛出生的小寶寶,仍有助於培養父親和孩子之間的聯繫。
  父親想要產生這是「自己的孩子」的感覺,絕對不能光靠理性的認知,因為這種感覺不透過身體實際去感受是無法獲得的。因此,想要深深建立這種感受,就必須靠肌膚接觸,產生融合的效果。
  然而,這種感覺與理性的認知不同,不是接觸過一次就會牢牢記住。如果父親沒有長期和孩子互動,這種「自己的孩子」的實際感受將變得愈來愈薄弱,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光輝也將慢慢蒙上灰塵。因此,做父親的必須經常費心地與孩子做肌膚上的接觸。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肌膚關係,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等到孩子稍微長大一點後,這份肌膚之親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
  最顯而易見的是孩子對父母的親暱程度表現。關於親暱,每個人都希望能與他人建立安定的關係,但實際上卻未必盡如人意。
  一九八三年,美國發展心理學者愛因史瓦斯(Ainsworth)曾研究,當孩子追著媽媽到處跑,或者以又哭又鬧的方式向媽媽表現親暱行為時,媽媽們的反應。研究結果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1. 第一種類型的母子關係:這類型的母親會立即回應孩子的需求。經由這類型母親撫養長大的孩子,因為知道母親會隨時回應自己的需求,所以他們會把母親當成是安全的依靠基地,就算母親暫時消失在自己的眼前,也十分確信母親馬上就會回來,而不會有任何害怕或不安,而且會藉這個機會來探索周遭環境。我們把這類型的母子關係稱為「安定型」。
  2. 第二種類型的母子關係:這類型的母親對孩子的需求幾乎完全沒有回應。被這類型母親撫養長大的孩子,將因為總是擔心、害怕而時常哭泣。這樣的孩子也不會信任母親的任何行為,因此一旦母親離開身邊,就會立即表現出對分離的懷疑與不安,更別說獨自去探索世界了。我們把這類型的母子關係稱為「矛盾型」。
  3. 第三種類型的母子關係:這類型的母親對於孩子的需求幾乎都是直接拒絕。在長期被母親拒絕的情況下,孩子們因為提早體會到被拒絕的痛苦,而產生了避免接觸母親、與母親保持距離等防禦反應。我們把這一類型的母子關係稱為「迴避型」。
愛因史瓦斯觀察了許多的母子關係後,發現安定型、矛盾型、迴避型等三種類型所占的比例分別為: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十九和百分之二十一。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三種母子關係對於孩子成人後的人際關係的影響。
  同樣是美國的發展心理學家菲立普.歇瓦(Shaver Philips)和海彰(Hazan),在一九八五年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他們以丹佛的六百二十位居民以及一百零八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依附型態」(attachment)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 安定型的人對自己的評斷是:容易與人親近;喜歡依靠別人,也喜歡被人依靠。這些人大約占全體的百分之五十六。
  2. 矛盾型的人寫的答案大都為:別人總是不會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親切地對待自己;想要親近人,但對方卻總是躲開。這些人大約占了百分之二十四。
  3. 迴避型的人的答案是:不喜歡跟人親近;無法完全信賴別人,也不能放心依賴別人。這類型的人大約占了百分之二十。
這三種類型的比例正好與我們所提到的母子關係類型的比例幾乎吻合。由此可見,母親(或是取代母親一職的人)對待幼兒期孩子的親暱程度,的確會影響孩子成人後的人際關係。

3 美好的親膚關係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認識主觀的觸覺和客觀的觸覺
  在說明建立親膚關係的結構之前,為了釐清進行親膚關係時的「觸覺」有什麼樣的特質,這裡我們先來比較「觸覺」與「視覺」有何不同。
  簡單來說,視覺的特徵就是具有客觀性。當我們認識顏色與物體時,色調與表面紋理這些客觀的物理性質早已存在,然後我們才透過視網膜來檢視、認識這一部分。
  相對於視覺,觸覺則是主、客觀兩者兼具,由皮膚所衍生的主觀成分與持有客體特性的客觀成分,兩者密不可分。
  舉例來說,我們試著用羽毛輕輕地拂過像手背等這些幾乎很少用來觸摸東西的部位。這麼做可以讓我們體驗到純粹的主觀觸感。這種時候,我們並不會特別去在意「引起那種感覺的刺激來源是什麼?」但當我們想探索物體的紋理特質,像是粗糙或光滑等感覺時,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轉向物體本身。
  如上所述,由於觸覺的感官與引起觸感的物體之間所展現的不只是主觀的感覺,所以我們也必須時時對物體保有客觀態度。那麼,觸覺到底是以主觀還是以客觀的面向優先展現的呢?又或者兩者是經常交錯出現?
  事實上,主、客觀何者優先展現,是由被接觸的身體部位決定。當使用平常較少用到的部位(背部或胸部、腹部、手背等等)來辨識物體的時候,就會產生主觀的觸覺。以這些部位來觸碰物體時,與其說我們是客觀地探索物體特質,倒不如說其實我們是提高自己皮膚觸覺時主觀的感受。
  另一方面,以手掌及手指等身體部位來觸碰物體時,會偏重物體的特質,也就是所謂的客觀觸覺。大衛.凱茲(David Katz)在一九九五年指出,「硬度、重量、形狀、大小、銳度等,都只是投射於目標物上的感覺,我們無法用自己的肌膚去感受那些感覺,只能透過目標物來感受。」所以,若動一動與目標物接觸的手掌及手指時,就能加深主觀的感覺。換句話說,只要動一動手掌或手指,便能感受到目標物的觸覺特徵。
  有些客體的特徵會自動告訴我們它的存在,譬如,像是闡述周圍物體顏色的視覺特徵,或是闡述聲音音調的聽覺特徵。但是,所謂物體「手感」的觸覺特徵,如果我們不主動與它攀談,它只會靜靜地保持沉默。所以透過手以及手指的動作,我們便可得知物體的粗細、滑溜感、硬度等特質。換言之,我們人體本身就是產生觸覺的創造者。
  與人接觸時的親膚關係,可以使腦內軀體感覺的主觀端與客觀端同時覺醒,也能刺激運動系統,因而能夠大範圍地刺激腦部。因此,當孩子被父母抱著或牽著手時,能夠刺激觸覺的主觀端,而孩子也會緊緊地回握父母的雙手,刺激觸覺的客觀端,並培養主動認識他人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也能透過與孩子互相「觸碰、被觸碰」的相處過程中,更加深愛孩子,同時從中體會被觸碰時的愉悅感。這種強而有力的相互性,正是親膚關係中的醍醐味。
  將上述觸覺的優異特點積極運用在兒童教養方面的先驅者,有法國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義大利的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以及德國的史代納(Rudolf Steiner, 1861∼1925)。舉例來說,為了教導孩童認識琳瑯滿目的表面構造,他們主張給孩子們豐富的素材去訓練觸覺,譬如,讓孩子依照葉子的觸感來將植物分類,或用手去辨認泥土的各種觸感等等。這些偉大的教育學者表示,進行手與觸覺的訓練,並不是在做職業訓練,而是為了培養人性。我也認為這一點有重新認識的價值。

肌膚是身體「外在的腦部」
  狗與馬之類的哺乳動物,在生產之後會馬上用舌頭舔舐寶寶全身。這就是前面曾提過,舐去黏附在寶寶皮膚表面的羊水時,同時也像按摩似地用舌頭給予寶寶刺激。為了讓寶寶的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所有的系統可以正常運作,舔舐的動作非常重要。因為舔舐全身可以讓寶寶正常呼吸、消化與排泄。
  根據這個原理,有些學者認為,人類的母親在生產時透過子宮收縮對嬰兒進行按摩,就是取代用舌頭來舔舐孩子的動作。因為長時間持續陣痛所導致的子宮收縮,可以刺激胎兒全身,使得胎兒皮膚末梢的感覺神經受到刺激,而這份刺激也會傳達至中樞神經,再透過自律神經來刺激其他器官。因此,有人指出,未經產道而剖腹出生的孩子,往後很可能容易出現情緒不安,或情緒容易起伏等方面的問題。
  關於早期接觸皮膚的重要性,心理學家尚伯格(Saul Schanberg)於一九九五年曾用白老鼠的實驗得到了證實。白老鼠的幼鼠一旦離開母體,有助幼鼠成長的成長激素分泌與免疫系統正常化的鳥胺酸去碳基酶(ODC, ornithine decarboxylase)就會降低約一半;之後,也因為ODC的下降,使得心臟、肝臟及其他器官的運作跟著降低,但當幼鼠一回到母親身邊,所有的機能又開始恢復起正常。
  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尚伯格等學者更進一步仔細觀察白老鼠母親的行為,發現母白老鼠會將幼鼠到處搬移,並用舌頭舔舐幼鼠。於是,他們模仿每隻母鼠的動作,用手實際對幼鼠進行試驗。實驗顯示,只是模仿母鼠舌頭舔舐的動作(實際操作時是用沾濕畫筆撫順幼鼠),就能使幼鼠回復到原來的狀態。換句話說,給予皮膚柔軟的刺激,對於身體機能回復正常運作非常有幫助。
這個實驗結果同樣也適用於人類的嬰兒。
  新生兒的皮膚占全身體重的百分之二十,約有二千五百平方公尺的面積。有個說法:「皮膚是身體外在的腦部」,軀體感覺(觸覺與溫痛覺)與視覺及嗅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直接刺激腦部的路線。